《和六親有關的正曜》(上)

「定盤」是紫微斗數中最難學的部份, 這兩篇文章是為了訓練學員定盤而寫的講義, 目的是節省口水派紫微斗數上課時討論的時間, 因為上課時有太多的思考過程需要詳盡說明, 所以希望同學們能夠預習後才上課。 替年青人定盤,六親星曜往往是最重要的一環。 除了用福德宮檢視祖父母之外, 也要用父母宮和兄弟宮來檢視和父母的離合。 紫微斗數之中,有很多和六親有關的星曜, 它們都在述說和顯示出人類複雜的六親關係。 ☆  府相殺破狼 [貪狼] 由於同宮星曜的不同而產生大幅度改變, 在紫微斗數中,貪狼認了第二,沒有星曜敢認第一。 貪狼在六親宮垣往往顯示貪狼的「多重星」性質。 從金錢的角度來看, 貪狼最喜歡火星或鈴星同宮,再見祿。 所以六親宮垣見「火貪」或「鈴貪」再見祿, 主六親宮垣所顯示的親人富裕。 從出世的角度來看, 貪狼最喜歡地空或地劫同宮,再見華蓋。 如果再會照「天空、月德、天德」, 或者「天哭、天虛、天刑」, 如果宮氣是「衰、病、死、墓」, 就必然會一層一層地加強命造出世的思維和心態。 出世的貪狼不一定會有「多重星」的性質。 貪狼一旦和桃花諸曜同度, 就一定會顯現出它的「多重星」性質: 貪狼在命宮,會有多次的婚姻及異性的緣份。 貪狼在父母宮,一旦有桃花諸曜同度,主有多重父母。 貪狼在夫妻宮,一旦有桃花諸曜同度, 主有多次和不同異性的緣份。 [天相] 天相是「雙重星」,主雙重的緣份。 「親上加親」只不過是其中一種雙重的緣份。 天相在六親宮垣往往顯示天相的「雙重星」性質。 遇上天相坐命,有一種定盤方法相當有用, 筆者樂意和讀者一起分享: 1.  命宮是祖母宮,所以天相坐命, 很多時都會有雙重祖母, 甚至有些命造的兩位祖母是親生姊妹! 2.  命宮是外祖父母宮,所以天相坐命, 很多時表示外祖父宮有兩度婚姻, 甚至外祖父母各自都有兩度婚姻。 天相在夫妻宮,除了配偶可能有上述的情況之外, 亦主和配偶有雙重的緣份,例如同事,同學…等等。 凡巨門坐命,天相必在父母宮,貪狼必在兄弟宮, 所以往往主父母均有兩度婚姻, 而且父親可能除了配偶之外更有其他的異性緣份。 [破軍] 破軍在六親宮垣往往顯示破軍的「分離星」性質。 破軍主分離,例如繼舊換新,例如各奔前程。 […] Continue reading →

《刺激和反應》(下)

已經發展出個人價值系統, 或者接受過批判思維訓練的人, 緊接著「闡釋」之後,就會將「刺激」立即 「放置」placement 在個人價值系統之中去衡量, 然後選擇合乎個人價值系統的「反應」response, 表現在這個人的「行為」behavior 之上。 這個個人的價值系統包括 1. 思考能力, 2. 教育程度, 3. 常識, 4. 是否認識自己, 5. 對追求真相的熱誠, 6. 是否有信仰,抑或只是信念。 I [闡釋] → P [放置] → R [反應] → B [行為] 一般人的腦筋怕辛苦,怕思考艱澀的課題, 寧願集中精神度橋,誤以為度橋就是思考, 所以社會上懂得思考的人並不多。 不少人未曾發展出個人價值系統, 未接受過批判思維的訓練,還未懂得自我批判, 所以他們會有三個選擇: 1.  將「刺激」放置在別人的價值系統中去衡量。 2.  將「刺激」放置在「情緒」系統中去衡量。 3.  將「刺激」放置在「動物本能」中去衡量, 包括了羊群效應。 他們以為發生的事情和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是同一回事。 Don’t  wander  into  the  wilderness  unprepared. 所以歷史上一切的洗腦必然會在這一步著手, 植入預定的意識形態,操縱被洗腦者的行為, 讓被洗腦者的腦袋裡只有別人的價值系統, […] Continue reading →

《刺激和反應》(上)

人類喜歡尋找刺激,有可能是億萬年的進化, 對基督徒來說,亦有可能是神在創造亞當和夏姓時, 一早埋下的種子。 I  feel  monotony  and  death  to  be almost  the  same. ( Charlotte Bronte ) Life  is  10%  what  happens  to  you and  90%  how  you  react  to  it. ( Charles R. Swindoll ) In  each  action  we  must  look beyond  the  action  at  ou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tate,  and at  others  […] Continue reading →

《篤行》

在《中庸》所提出的五大做學問和做人的功夫: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中, 看似簡單而實際上最複雜的一樣就是「篤行」。 「篤行」其實蘊涵著很多相關的概念。 對初學者來說,「篤行」就是溫習、練習和實習, 所謂「學而時習之」就是這個意思; 對入門者來說,所謂「篤行」就是做實驗和實踐, 將抽象的概念印證及實踐在生活裡; 對經歷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諸階段, 而且重覆這個「螺旋學習」過程, 差不多接近頂部的人來說,由於通過反覆印證, 已經確立了對該門學問的「信仰」, 所以不但能夠隨時應用,而且能夠隨時「創新」。 換言之,「篤行」見證於「應用」和「創新」! 由於「道/真理」比較複雜和抽象, 說得如何天花龍鳳的理論都需要有穩固的基礎, 亦由於修行者有不同的根器,所以佛教徒的修行, 往往就是採取「篤行」來印證佛法。 沒有「信仰」當然也可以「篤行」, 但如果因為「信念」而「篤行」,其實是賭博; 如果因為「迷信」而「篤行」,就是愚弄自己。 參考:《信仰》 「信仰」有兩大來源: 1.   思考 + 假說 + 實驗 → 信仰 2.   思考 + 批判 + 實踐 → 信仰 第一種「信仰」就是「科學精神」, 而任何科學結果就只能夠是「暫時的信仰」。 「科學精神」包括了對自然界的「真」和「誠」, 及科學家之間的「真」和「誠」。 第二種「信仰」來自全世界歷代智者的實踐, 讓我們歸納出「宗教精神」這種「信仰」: 「真,誠,愛,智慧」。 所以「先知後行」的說法一定對, 而且應該補充一個註釋: 對某件事情或者某種行為, 知道得透徹之後才去執行或者實踐, 是人生應有的態度。 所以「篤行」是一個令人困擾的概念,因為 1.  人必須鍥而不捨地追求「道/真理」, 不斷建設和修正「信仰」,才應該「篤行」, 或者兩者一同進行,用後者的印證來修正信仰。 如果青少年有幸一早接觸到「信仰」, 才能夠「先行後知」,否則就容易出現「先行後疑惑」, 甚至「先行,發現騎虎難下之後只好擁抱虛偽」。 […] Continue reading →

《明辨》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     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     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 (南懷瑾) 華夏文化的傳承,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因為很多讀書人都喪失了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試舉一例言之,《論語。陽貨第十七》中, 孔子提到六種影響到學習的毛病,稱之為「六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這句說話中的一眾形容詞, 古代的意思和現代的意思也許已經有所不同, 筆者學識淺薄,只能盡力而為。 孔子口中所說的「好學」,當然不是要求「博學」, 而是指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是指審問慎思明辨,追求真理的學習, 是指不恥下問,鍥而不捨地思考, 是指勇於做實驗和實踐的「篤行」, 即是中國古代已有的「批判思維」, ☆  好仁不好學, 就是指「以為人只需要仁慈,不需要相應的智慧」, 結果就是愚昧,容易被人欺騙和愚弄, 或者「愛你變成害你」, 或者以訛傳訛,將真假混雜的概念不自覺地薪火相傳, 結果自欺欺人。 ☆  好知不好學, 就是指「只喜歡度橋,愛耍聰明,討厭批判思維」, 結果就是思想和價值觀傾向於放縱,不受拘束, 思想失去了穩健的根基,無法建設個人的信仰, 道德曖昧,信念動盪,左右逢源,難免令人無所適從。 ☆  好信不好學, 就是指「以為信念就是信仰,不需要懷疑和批判」, 以為信念足以產生「信心」,可以令人「信賴」, 結果就是失去了高層次的分辨能力, 在別人的「信賴」之下多管閒事,疲於奔命, 甚至被人利用在灰色地帶做違背良心的事情, 所以同樣是自欺,傷害了自己,甚至損失了人格。 ☆  好直不好學, 就是指「以為直率可以不經大腦,不需要思考」, 結果就是變得淺薄,偏激,言語尖酸刻薄, 往往沒有足夠的理據就批評和諷刺別人。 ☆  好勇不好學, 就是指「以為行動勝過思考,行動實際,思考不實際」, 心術不佳的人往往就會搗亂,興風作浪,胡作非為, 明目張膽,容易被人利用,甚至犯上作亂。 […] Continue reading →

《審問,慎思》

所謂「審問和慎思」就是擁抱「懷疑精神」, 避免接受真假混淆的概念,墨守錯誤的成規: 1.  不要未經過謹慎思考,就相信書籍中的記載, 報章雜誌內的文章,互聯網上的資訊。 而且要知道廣告中運用相當多心理學研究結果, 可能會自相矛盾,意圖欺騙,意圖洗腦, 意圖鼓勵懶惰、我係我、放縱、任性、拒絕認錯、 消費、即時滿足、只著眼於物質、哲學不切實際、 面子和輩份比真理重要…等等觀點。 2.  要將人和他們的思想、觀點、意見分開來判斷, 因為即使是最誠實、最善意的人也會犯錯, 所以老師的說話,成年人的建議,還需要經過批判, 因為真假混淆的概念,一旦潛移默化,很難改變。 3.  而最重要的就是要慎防自己欺騙自己。 所以必須從頭開始審視個人所有知識、假設、 信念和價值觀的根源,是否曾經嚴格地消化, 所以當自己在思考時,真的是自己在思考, 而不是「被思考」,不是別人代替自己去思考; 要肯定自己腦袋裡裝載的並非別人的觀點、立場和價值觀。 前文說《中庸》裡的「審問,慎思,明辨」, 就是西方的「批判思維」。 如果一個人四十歲前接受過批判思維的訓練,自然會 1.  懂得「博學」的重要。 2.  努力去在自己有興趣的範疇內「博學」。 3.  在真理面前謙卑,知道自己的有限和無知。 4.  重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5.  重視「群體智慧」及互相批判,期望能夠逐步迫近真理。 If  I  have  seen  fa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 Bernard of Chartres ) 「博學」當然包括經驗! […] Continue reading →

《博學》

 [博學] 在《批判》一文中, 筆者指出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 中國的儒家不但已經誕生了「批判精神」, 而且將箇中的 [步驟/次序] 表達得十分清楚: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關於這句說話最重要的認知, 就是發現它其實是根據思考的次序來寫的。 博學 → 審問 → 慎思 → 明辨 → 篤行/應用 而且還是一個不斷地循環、重覆及上升的過程。 篤行/應用 → 博學 → 審問 → 慎思 → 明辨 西方將這種學習過程稱為「螺旋學習」Spiral  Approach。 西方的「批判思維」critique, 其實就是「審問,慎思,明辨」的過程, 也可以說是整個不斷地循環、重覆及上升的過程! 那麼甚麼是創新呢? 創新就是「螺旋學習」差不多到達頂部時出現的現象。 篤行/應用 → 創新 遇上任何簡單的課題, 一個稍微懂得思考的人都可以自己解決; 遇上複雜的課題,一個思考能力強的人也可以解決; 那麼為何「博學」如此重要? 因為凡是想進行任何高質素的批判,必須先「博學」, 接觸所有和批判課題有關的知識。 換言之,必須對一個課題「博學」, 才能夠擁有對這個課題的「森林思維」! 必須對一個課題「審問,慎思,明辨」, 才能夠擁有對這個課題的「根源思維」! 尤其是一旦牽涉到需要多方面學識的課題, 不「博學」的人是難以解決的。 這就是為何現代大學裡出現這麼多「跨學科研究」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 Continue reading →

《金錢的好處》(五)

When  it  is  a  question  of  money, everybody  is  of  the  same  religion. ( Voltaire ) 金錢一向是哲學上的重大課題, 因為不但和個人修行有關,還牽涉到政治和公眾道德。 [賺錢的方法] 這個世界只有一種差不多不勞而獲的賺錢方法, 就是利用法律! 例如一個國家放棄了金本位之後過度地印鈔票, 這是合法的強盜行為。 例如一個政治集團或幾個集團壟斷了一種民生必需品, 譬如土地,糧食,水源,交通工具。 例如一些有權力及無恥的公職人員年年替自己加薪, 濫用納稅人的金錢,所以賦稅不一定能夠「均貧富」。 也有少勞多獲的賺錢方法: 例如強盜行劫,但也需要付出體力和匹夫之勇。 例如勒索和綁票,也需要付出腦力、體力和匹夫之勇。 例如走私販毒,也需要付出大量的腦力去組織及度橋。 例如行騙,也需要付出大量的腦力去度橋和搞陰謀。 例如貪污,也需要埋對了堆及尋求執掌勢力者的支持。 例如出賣良知,也要本來擁有良知及不要臉才可成事。 例如一個道貌岸然的國家,煽動或鼓勵其他國家內戰, 或者鼓勵兩個國家動武,並且向雙方都出售武器。 除此之外,沒有不勞而獲、少勞多獲的賺錢方法! The  first  sign  of  corruption in  a  society  that  is  still  alive is  that  the  end  justifies  the  […] Continue reading →

《金錢的好處》(四)

[禍福相倚伏,有得必有失]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禍福相倚伏,有利必有害,有得必有失,這是古人的智慧。 如果不明白金錢只是一種工具,應該「役物而不役於物」 ──是我們擁有金錢,而並非金錢擁有我們── 反而本未倒置,將自己變成了金錢的工具, 不好好利用金錢帶來的閒暇和工作上抉擇的自由, 卻努力追逐更多的金錢,或者轉而追逐權力和名氣, 往往就會出現精神和行為方面的束縛,令人喪失了自由。 The  poor  man  is  not  one  who  has  little, but  one  who  hankers  after  more. ( Seneca ) Nothing  is  more  dangerous  to  men than  a  sudden  change  of  fortune. ( Quintilian ) 「貧者見富者而羨之,富者見尤富者而羨之。     一飯十金,一衣百金,一室千金,奈何不至貧且匱也?」 《儉訓》(李文炤) 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 ( […] Continue reading →

《金錢的好處》(三)

單從「我  ego」的角度來看: ☆  金錢不但可以滿足物質慾望,      更加可以滿足部份心理慾望。 物質慾望及和 ego 有關的慾望, 不論是發自個人,被朋友影響, 還是被傳播媒介潛移默化地操縱,例如 1.  單純消費:吃喝玩樂、走馬看花的旅遊、享受佳餚美酒。 2.  鼓勵購物的狂熱:買很多其實自己沒有真正需要的東西。 金錢都有能力替我們滿足。 傳播媒介甚至對愚夫愚婦的生活態度和選擇, 日積月累地進行洗腦。 其中一種傳播媒介努力灌輸的意識形態, 就是「金錢可以買來炫耀的包裝」。 背後的道理的確是真的:「人的確是需要包裝的」, You  have  to  make  yourself  presentable! 但傳播媒介應該介紹一下所有包裝的方法, 以免產生「包裝的歧視」! 受到傳播媒介潛移默化地洗腦的愚夫愚婦, 自然會認同炫耀的包裝可以帶來「我  ego」的滿足。 於是就開始消費「可以炫耀的包裝」, 低級的例如奢侈、揮霍、行頭; 高級的例如美容、名牌衣著首飾、名貴轎車、 豪宅大屋、前呼後擁的僕人、排場。 於是就出現了這個普世價值: 只要不是揮霍無度,貪得無厭不再是懷習慣, 而是人之常情。 當整個社會被傳播媒介潛移默化之後, 金錢買來的包裝就可以影響一般人交往時的面色, 高級的包裝,自然容易賺取一般人的尊敬, 容易吸引一般人的注視,帶來艷羡目光, 至少亦可以換來諂媚的笑容。 於是「證明」了包裝的價值, 金錢至上,笑貧不笑娼,笑雞鴨不笑奴才, 笑「良知和智慧」不笑「無恥和聰明」 一個人類自己創造的「自我應驗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就宣告誕生! 部份「我  ego  的心理慾望」,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