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行》

在《中庸》所提出的五大做學問和做人的功夫: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中,
看似簡單而實際上最複雜的一樣就是「篤行」。

「篤行」其實蘊涵著很多相關的概念。
對初學者來說,「篤行」就是溫習、練習和實習,
所謂「學而時習之」就是這個意思;
對入門者來說,所謂「篤行」就是做實驗和實踐,
將抽象的概念印證及實踐在生活裡;
對經歷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諸階段,
而且重覆這個「螺旋學習」過程,
差不多接近頂部的人來說,由於通過反覆印證,
已經確立了對該門學問的「信仰」,
所以不但能夠隨時應用,而且能夠隨時「創新」。
換言之,「篤行」見證於「應用」和「創新」!

由於「道/真理」比較複雜和抽象,
說得如何天花龍鳳的理論都需要有穩固的基礎,
亦由於修行者有不同的根器,所以佛教徒的修行,
往往就是採取「篤行」來印證佛法。
沒有「信仰」當然也可以「篤行」,

但如果因為「信念」而「篤行」,其實是賭博;
如果因為「迷信」而「篤行」,就是愚弄自己。

參考:《信仰》

「信仰」有兩大來源:
1.   思考 + 假說 + 實驗 → 信仰
2.   思考 + 批判 + 實踐 → 信仰
第一種「信仰」就是「科學精神」,
而任何科學結果就只能夠是「暫時的信仰」。
「科學精神」包括了對自然界的「」和「」,
及科學家之間的「」和「」。
第二種「信仰」來自全世界歷代智者的實踐,
讓我們歸納出「宗教精神」這種「信仰」:
真,誠,愛,智慧」。

所以「先知後行」的說法一定對,
而且應該補充一個註釋:
對某件事情或者某種行為,
知道得透徹之後才去執行或者實踐,
是人生應有的態度。
所以「篤行」是一個令人困擾的概念,因為
1.  人必須鍥而不捨地追求「道/真理」,
不斷建設和修正「信仰」,才應該「篤行」,
或者兩者一同進行,用後者的印證來修正信仰。
如果青少年有幸一早接觸到「信仰」,
才能夠「先行後知」,否則就容易出現「先行後疑惑」,
甚至「先行,發現騎虎難下之後只好擁抱虛偽」。

2.  人必須懂得選擇,才能夠選擇正確,
選擇正確之後才應該「篤行」。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道德經。第十六章》(老子)
[老子用「常」來描述永恆不變的「道」,二者通用。]
然而未必人人有足夠的智慧去「先知然後篤行」,

當自己不熟悉某件事情或者某種行為時,
就需要請教專家。
最令人困擾的地方,就在於判斷對方是否專家,
這一點又需要智慧或者請教有智慧的人。

3.  當一件事情的變數太多,
難以決定選擇是否正確,而又必須執行時,
就只能夠靠「信仰」來賭博,
而人生中不少的事情其實都屬於這一類。
智者明白事情的變數之中包括命運和業力,
所以一種智者在這種情況下常用的處理方法,
就是「未雨綢繆,盡人事,聽天命」。
中國傳統智慧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這個意思。

4.  當一件事情需要幾代人合力去完成時,
就需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而本著「愚公移山」精神的人自然不會介意「壯志未酬」,
亦不會介意一般人認為「愚公移山」不算是「篤行」。

Make  the  best  use  of  what’s  in  your  power
and  take  the  rest  as  it  happens.
( Epictetus )

參考:《理想和實踐之間》(五)

It  is  necessary,  I  believe,  to  accept  this  idea,
not  only  for  science,  but  also  for  other  things;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acknowledge  ignorance.
It  is  a  fact  that  when  we  make  decisions
in  our  life,  we  don’t  necessarily  know  that
we  are  making  them  correctly;  we  only  think
that  we  are  doing  the  best  we  can──
and  that  is  what  we  should  do.
( Richard Feynman )

信仰 + 意志 + 毅力 + 實踐 → 篤行

篤行,必須有意志和毅力。
意志和毅力是一種「推動力driving  force
它的源頭是愛,而這個愛既可以非常狹隘,
亦可以非常寬闊,例如「宗教精神」裡的「愛」。
意志和毅力需要「動機motivation
這個動機最好能夠來自「信仰」,
如果意志和毅力來自「信念」或「迷信」,
就會有賭博的成份。
一般人做事難以「篤行」的原因只有四個:
1. 個人的「信念」未能夠達到「信仰」的境界。
2. 個人的「信念」來自形形色色的灌輸,
或者只是個人的感覺,根本未經過大腦的思考。
3. 沒有能力判斷別人鼓吹「篤行」的原因是否合理。
4. 沒有興趣理會別人鼓吹「篤行」的事情。

「信仰」令人產生「熱誠enthusiasm
「信念」或「迷信」則容易產生「狂熱fanaticism
分別在於前者擁抱「懷疑scepticism,重視思考和批判,
而後者只喜歡半桶水的思考,
會扮客觀,但卻迴避批判,甚至討厭批判!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德經。四十一章》

來自「宗教精神」的「信仰」,
對人世間的苦難,不但會思考、會批判,
而且會感同身受,不會只是口頭上的同情。
積極者還會改變自己,然後肩負個人的責任,
將關懷付諸行動,做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勝任的服務,
讓自己成為後來者一塊可靠的踏腳石,
讓他們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讓文明能夠進化

一位不斷努力建設個人「信仰」到達了某階段的人,
完全不會介意「愚公移山」,因為這是他的責任。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張載 )

When  something  is  important  enough,
you  do  it  even  the  odds  are  not  in  your  favor.
( Elon Musk )

由批判思維而產生價值觀的改變,就可以產生信仰。
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或者相同信仰群體輔助之下,
例如參與《哲教儀式》,信仰就可以產生篤行,
再從篤行之中慢慢改變「待人、接物、處事、生活」習慣,
最後就改變了性格。
一旦性格改變,就可以改變一個人命運中的運。

direct stimulus / vicarious learning → ideas, thoughts
ideas, thoughts → consolidation → words → critique
repeated  critiques → faith / values → hope → actions
long-term actions → habits → character → destiny

[知和行可以分工合作]

來自「科學精神」的「信仰」,
知和行往往會出現「分工合作的現象division  of  labour
由於人類有不同的性格、天賦才華和興趣,分工合作是必然的現象,
所以在科學界,理論、證明和應用往往是三碼子的事,
由不同的專家經過精確的溝通之後分工合作。

部份思考能力強的集中精神去研究理論,
思考能力不夠強的就用實驗去檢視這些理論。
所以他們不會要求楊振寧和李政道去實驗室動手,證明他們的理論;
不會要求霍金不要只是得把口,歧視他連手腳都不能動;
不會要求愛因斯坦做實驗物理學家,要求他「知行合一」,
不會要求諸葛亮身先士卒,走在戰場的最前線。

搞理論的人從來只需要「批判」,不需要「建設」,
只要「批判」能夠「破壞」錯誤的思想和行為,
就已經足夠成為一個有「建設性」的批判。
沒有嚴謹的「批判」,沒有對愚昧的「破壞」,
怎可能會產生有建設性的提議?

唐代思想家及文學家韓愈《馬說》一文中指出: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僅僅從這一句說話,我們就可以推論:
1.「知行合一」不應該胡亂地當成是一種道德,
強加於別人的身上,因為「知行合一」必然有應用範疇,
否則我們就會要求伯樂必須擁有千里馬的本事!
2.  所謂「先行後知」往往來自 instinct
來自天賦才華 talent,或者來自前生的智慧。
如果輪迴的說法成立的話,
「先知後行」和「先行後知」就不容易分辨。
3.  做學問的能力和管理的能力是兩碼子的事。
因為做學問的人即使知道管理需要甚麼能力,
需要甚麼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
需要甚麼口才或說服力,需要甚麼手腕,
做學問的人本身未必一定具備這種能力。

至於日常生活中,要求「知行合一」是合理的,
因為喜歡吹牛、說謊和拍馬屁的人實在太多了,
而小人和行騙的人也不少。
外觀醜陋、性格虛偽的騙子還容易防範,
外觀具備魅力但性格虛偽的騙子才難以防範;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這類放棄良知和心靈,寧願入魔道的人,
就是君子必須慎防的對象,

所以孔子才有「聽其言而觀其行」的說法。

參考:《思考和行動》(上) 《思考和行動》(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