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壓力、考試壓力》

[讀書壓力] 讀書,當然不可能是沒有汗水的愉快學習。 人類自有文字文明及發明了考試制度之後, 讀書的壓力漸漸產生。 為何現代人會有這樣強的讀書壓力? 是否單純因為現代人置身於知識爆炸的時代? 是否因為我們對於腦科學的研究還未起步? 是否因為我們對於教學方法認知不足? 是否因為我們只想培植百分之二十的精英, 就讓其餘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承受讀書的壓力? 讀書壓力有兩種:必要的和不少要的。 必要的,是批判思維的培養和訓練。 必要的,是閱讀經過嚴謹選擇的名著。 必要的,是背誦精挑細選的文章。 必要的,是嘗試將個人的思考用清晰的文字來表達。 不必要的,是過度機械式的操練和垃圾資料的背誦。 不必要的,是利用頻密的測驗來代替題目的思考和分析, 將學習的責任,大部份推向學生身上。 大部份中學都欠缺了必要的讀書壓力, 尤其是批判思維的培養和訓練, 於是學生們就會承受不必要的讀書壓力, 因為「大部份學生是會被教蠢的」, 而且會受先入為主的習慣和意識形態所操縱, 所以不少記憶力佳、考績優秀的中學生, 往往上到大學甚至研究所之後, 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意, 結果大約有一半人飽受抑鬱症的折磨。 必要的讀書壓力, 是將年青人的拼搏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用在刀鋒之上。 必要的讀書壓力,未必一定產生不愉快的學習, 但可能會產生不愉快的老師,因為我們需要的, 1.  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 2.  是嘗試從思考架構和概念架構去重新編織課程。 不少學生讀書和考試的壓力, 根本是由於課程設計欠佳而產生。 可惜香港可能只有一半的老師有能力和具備配合的性格, 去教批判思維,去重新整頓課程。 香港「教書界」及有些擅長搞笑的議員, 喜歡將全部責任推往香港的教育制度及教育局, 忘記了教師本身是制度最前線的執行者, 世界從來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政策和對策的好壞,完全視乎動機是私利還是公益, 最緊要係執行者有愛心! 至於不必要的讀書壓力,受到不少老師的歡迎, 除了可以減輕他們的教學壓力, 增添少許虐待學生的快感, 增添少許老師的權力和威嚴之外, 還可以保障學生們花在他們所教的那一科的精力, 多於花在其他的科目之上。 一舉數得,無可指責,爽、爽、爽! 香港教書界一向無自制力,喜歡將大學課程搬到高中, 將高中課程搬到初中,將初中課程搬到高小。 有點像抄襲金融行業「捽數」的行為, […] Continue reading →

《教與學的五大重點》

在香港讀過教育文憑的老師很多, 下面關於教學的這幾個重點,他們大都耳熟能詳, 問題只是信與不信和是否有能力做到而已。 ☆   Learning  is  the  top  priority 最重要的不是教師教了多少,而是學生們學到了多少。 這就是為甚麼學生們有這麼多的測驗和考試! 因為不測試,很多學生都不會努力讀書; 因為不測試,老師不知道自己所教的東西, 學生們學到了多少。 但測驗和考試之後, 老師向學生解答題目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十分重要, 有經驗的老師通常不會忽視這一步功夫。 有一些教學功夫平庸的老師,傾向於教得深, 意圖利用高深的知識來「震懾」學生, 潛意識上「恥笑」學生們在這個階段應有的「無知」, 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學問夠水平, 另一方面打擊及扼殺學生們「問問題的能力」, 於是天下太平。 老師既掩飾了自己教學方法上的無能, 又保護了自己的面子。 筆者見過不少這樣的老師。 由於學比教更重要,所以我們必須研究 1.  甚麼是兒童最佳及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2.  究竟有多少類有效的學習方式? 3.  如何處理兒童在學習方面的個別差異? 其中必須考慮的是人類天賦的學習動機和傾向,例如: 1.  好奇心  curiosity  和 探索心  exploration, 2.  玩耍  play 和 創意  innovation/creativity 的傾向。 ☆   Retention  of  Knowledge 最重要的不是學生們學到了多少, 而是學生們能夠保留多少學到了的知識。 這點牽涉到「如何教」及「如何記」的問題。 背誦,只是一種保留知識的中性方法; […] Continue reading →

《文科和理科》

Human  history  in  essence  is  the  history  of  ideas. ( H. G. Wells ) 文科和理科的分類在教學界屬於前瞻性的思維, 因為學生們從未思考過它們的分別, 而可悲的是很多中學裡負責升學輔導的老師竟然也不懂得。 文科和理科可以有兩種劃分的方法: 1.  以內容來劃分 2.  以思考來劃分 一般香港的中學,都採取以內容來劃分文科和理科。 「理科」只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電腦, 其他的科目都列入「文科」。 而這些所謂「理科」,其實都服膺一個共同的要求: 就是治學絕對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含糊了事」, 概念有些微的錯誤,計算有些微的錯誤,理解有些微的錯誤, 往往「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 Benjamin Franklin ) 可惜現時中學生對「理科」的概念非常模糊, 因為他們學習的只不過是五花八門的「理科」的基礎, 而且基礎並不穩固,因為欠缺了兩大支柱: 嚴謹的思考訓練和用清晰的文字表達思考的能力。 欠缺了嚴謹的思考訓練,只能夠培養出具備樹木思維的人才, 不可能培養出具備森林思維的人才,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知識份子! 欠缺了用清晰的文字表達思考的能力,不但創意無法表達, 而且個人的創意往往為他人作嫁衣裳,被同事一手奪得, 所以欠缺了兩大支柱的訓練, 往往只能夠培養出「理科」的助手和抄寫人員。 如果訓練兩大支柱的土壤和環境都不存在, 如果中學放棄了批判思維和哲學的訓練, 不但影響到中學生升讀大學之後繼續研讀「理科」的能力, 影響到中學或大學畢業生出來社會工作後的進修能力, […] Continue reading →

《為何要學習思考》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     此為大人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十五》 一個人的思想必然影響到他的心性、道德和行為, 由於人心詭詐,既可以用「心靈  soul」的思考去弘道, 亦可以用「我  ego」的度橋和語言偽術去亂道, 況且一般思考力不足的人崇拜名氣,誤解尊師重道的次序, 所以佛陀圓寂前說「我滅度之後,大眾應當以戒為師」。 「以戒為師」的言下之意,就是「先重道,後尊師」! 亦就是《大般涅槃經》所說的 「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 All  that  we  are  is  the  result  of  what we  have  thought.  The  mind  is  everything. What  we  think  we  become. ( Buddha ) If  there  was  one  life  skill  everyone  on the  planet  needed,  it  was  […] Continue reading →

《填鴨五大定律》

In  a  curriculum  devoted  to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there  has  to  be time  for  reflection  on  what  it  all  means, what  it  is  for,  and  why  it  matters, for  almost  any  ‘it’,  and  this  too  is distinctively  the  province  of  philosophy. ( A.C. Grayling, Foreword, Philosophy in Schools, 2008 ) [填鴨五大定律] 首先聲明,筆者認為鴨是必須要填的! 只不過「填甚麼?如何填?誰來填?」必須經過批判, 必須運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功夫, […] Continue reading →

《認識考試》

中國到了宋朝,魏晉南北朝至唐朝的士族豪門沒落, 隨著印刷術的發達,科舉制度的鞏固和發展, 對人才和知識的尊重,容許學而優則仕,公平參政, 社會上出身清貧的布衣庶民階層,只要有思考能力, 通過科舉制度,就有向上流動,提升社會地位的機會。 宋朝133名宰相中,科舉出身的達123名, 而且宋代實行高薪養廉,大幅度降低官員貪污的可能, 一個七品官員薪俸可支持十口之家過上富裕生活。 到了今天,科舉制度就變成為考試制度。 再從人生的大局來看,生命本來就是一場考試, 沒有人能夠逃避,只是並非所有人都考同一份試卷。 如果有人說他討厭考試,那麼他就是說自己討厭生命, 既然一定要考,我們就必須認識考試, 明白每一次的考試究竟是考核我們的甚麼東西: 記憶力、推理能力、批判能力、體力、技巧、人格、智慧? 首先,甚麼叫做公平的考試? 只要求學生們之間的公平? 還是更應該進一步要求老師對學生公平? 要考試公平,考試環境公平,時間公平,評核公平, 看來並不很困難,但要求老師對學生公平,難嗎?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one’s assessment  practices  match  one’s  teaching practices.  Sometimes,  teachers  teach  in  one way  but  assess  in  another  way.  For  example, they  may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in  class, but  […] Continue reading →

《填鴨大餐》(十)

☆   避免後遺症 如果家長沒有能力或時間監察子女如何做家課, 教導子女如何思考,如何判斷知識的層次, 如何將精力用在刀鋒之上, 那麼至少我們應該努力地去避免 填鴨大餐可能會產生的後遺症。 君不見,香港有不少家長還嫌填鴨大餐填得不夠, 因為普港價值就是「執輸行頭慘過敗家」! 就好像競食大賽一樣, 讓鴨子從出世那一刻開始已經接受訓練, 中學入學之前差不多是「二十項全能」, 結果參戰者在競食大賽中狼吞虎嚥之後反胃, 見到書本就會嘔吐,痛苦萬狀。 凡鴨子不能夠消化的食物其實是垃圾, 鴨腦不應該成為垃圾堆填區! 香港不少家長完全不明白: 讀書本來就是苦中有樂的事,需要苦中作樂, 如果不能誘發出「樂」,鴨子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填鴨自然事倍功半! 常見的現象,就是在揠苗助長之後, 家長和學生最初都感覺到好像贏在起跑線, 但在中途島中立即慘敗,出現「鎖腦」burn  out, 部份鴨子需要立即退出跑道, 部份鴨子則要加倍努力才可以抵達終點站。 香港不少家長完全不明白: 無論子女在其他的地方起步如何早, 在思考鍛鍊方面起步一遲,要追起來就十分吃力。 不少小學階段標青的學生一上到高中就一落千丈, 不少中學階段標青的學生一上到大學就一落萬丈, 原因是甚麼? 拍拖?討厭了讀書?思考、分析和批判力不足? 即使鴨子能夠順利入到大學, 但思考能力卻是力不從心,就未必能夠大學畢業。 在大學讀書讀到面青口唇白,心理壓力重重的學生, 考慮自殺的,大有人在。 思考能力薄弱的學生,就算能夠僥倖地大學畢業, 出來社會之後, 依然只是一個心理壓力重重、隨波逐流的人。 家長們當然不會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變成了一部 「需要匡智的讀書機器」, 擁有一張又一張的文憑,但卻屬於「高分低能」, 在思考和道德抉擇兩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弱, 難以適應未來環境所要求的高層次挑戰。 家長們明白甚麼才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起步點嗎? 千變萬化的社會給予我們「如何裝備自己」這個課題, 選錯了跑道,贏在起跑線,有甚麼用? 選了次級的跑道,贏在起跑線, 是否能夠快過選了神級跑道的人? 選對了跑道,卻行錯了方向,如何面對心靈? 選對了跑道,贏在起跑線,中途卻漏油,又有甚麼用? 選對了跑道,贏在起跑線,晚節不保,去不到終點,又有甚麼用? 選對了跑道,行對了方向,即使起跑慢了一點,又有甚麼關係? Continue reading →

《填鴨大餐》(九)

☆   國際學校,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 懂得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自學能力」和「開創能力」的家長, 往往讓子女們讀國際學校, 考英國的  GCSE  和  GCE  Advanced  Level 或者考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試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不少這些國際學校其實有點古惑, 因為他們喜歡接收從填鴨小學裡出來的鴨子, 推卸了填鴨的罪名給香港的教育界。 鴨子一旦上了中學,開始了 Piaget 所說的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又少了填鴨的害處,自然好像脫胎換骨。 不要以為這些國際學校會悉心照顧所有的學生。 不少國際學校的學生亦需要補習, 而在 2013 年補習費用每小時由五百元至一千元。 筆者比較關心出生於中下家庭的學生, 因為他們少了這種機會, 而我們傳統的中學又不懂得將課程去蕪存菁, 只懂得在駱駝的背上加上一根又一根的禾桿草。 國際學校的弱點,肯定是在中國文化, 而且肯定比不上母語及外語的雙語教學。 我們實在不希望見證五千年的華夏文化, 慢慢地被英語文化所吞噬。 如果讓筆者在國際學校裡觀察兩三年, 筆者一定可以辦一所比他們優勝多多的中文中學, 將學生們的思考能力提升至國際水平。 香港的中學,本來就有能力令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們只是欠缺了具備國際視野和抱負的教育家。 耶魯校長:中國留學生缺少批判思維 http://b5.kanzhongguo.com/node/406772 Patricia Ryan:別堅持說英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HtL9jxcXDE Patricia Ryan  Don’t insist on Engli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FX68SJs2-0 Mind  […] Continue reading →

《填鴨大餐》(八)

☆  填些甚麼? 俗語說,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 所以填鴨的重點當然是填以學習的工具和技術。 換言之,就是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自學能力」和「開創能力」。 根據筆者個人的觀察,層壓式的填鴨之下, 鴨子們的「知識」無疑是越來越豐富, 但鴨子們似乎未有能力分清「事實、假說和理論」 fact,  hypothesis,  theory, 他們往往對於事實、假說和理論一視同仁, 以為這些都是可以硬塞入腦的「知識」。 另一方面, 鴨子們抄襲、修飾和美化知識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半桶水的辯論和批判能力亦大有進步, 但完全沒有能力判斷所學知識的層次, 也不太懂得分辨知識的真偽! 讀文科的鴨子沒有起碼的批判能力, 讀理科的鴨子除了不懂得科學的精神之外, 往往對於人生、哲學和宗教三方面都沒有起碼的批判能力。 鴨子們不知道誰是蘇格拉底,不知道他的貢獻, 不明白批判思維必然是「鍥而不捨、尋根究底」式的思考, 從來都不可能是半桶水地適可而止, 因為半桶水的批判,隨時都會出錯。 批判只可以是由於沒有足夠的資料而暫停! 知識和智慧在人生中同樣重要。 無知 ignorance 和低思考能力  low  thinking  ability, 同樣都可以產生迷信 superstition,偏見 prejudice, 愚昧 folly,謬見 delusion ……。 無知和低思考能力,更加是謠言的溫床! 鴨子們的知識無疑是豐富了, 但思考和批判能力卻停滯不前。 鴨子們的所謂知識,隨時會變成了死知識, 在變化萬千的世代之中, 也許幾年之後只有小部份還可以應用。 在填鴨不當的過程中,不少鴨子 1.  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2.  失去了高層次的分析能力。 3.  失去了批判思維的能力。 4.  […] Continue reading →

《填鴨大餐》(七)

☆  何時填,如何填? 關於「何時填」,可以再說得明白一點, 就是當一位年青人在初中階段開竅的時候, 我們可以將以前從小四至小六階段三年填鴨的飼料, 毫不辛苦地在三個月至半年以內就填進這隻鴨子的身內。 所以為甚麼要如此心急一早就填鴨, 令小學生們足足辛苦了三年? 為甚麼我們不謹慎地方研究一下: 甚麼飼料適合在小學階段裡去糟鴨子? 甚麼飼料可以留待中學階段才去糟? 真正的填鴨起步點其實應該是在中學,不是在小學! 所以幼女讀小學的時候, 每次筆者幫女兒溫習,都會作出一些判斷: 1.  那些是可以用思考去推理的知識,所以不必死記。 2.  那些是有用而需要死記的知識,想想有甚麼好的記憶方法。 3.  那些是為了要拿高分才去死記的知識,可以忽略不理。 換句話說,我們是選擇了飼料之後才去吃, 分數有甚麼所謂,只要能夠升班就可以。 究竟筆者這個想法是從何而來呢? 記得在讀大學的時候, 看到很多外國學生在數學及背誦能力方面, 都比不上香港來的學生。 但當他們突然開了竅,掌握到良好的思考方法之後, 幾個星期至幾個月之內, 就可以追回我們中學裡學過的東西! 為甚麼我們的教育制度不把學生的精力用在刀鋒之上? 為甚麼我們不去思考「填些甚麼,何時填,如何填」? 筆者有些同學的子女,就是到了大學才開竅。 所以家長一定要研究和監察子女的家課、測驗和考試。 注意些甚麼? 注意分辨那些知識是屬於低層次的知識, 那些知識是屬於高層次的知識; 注意老師有沒有一套優良的課程, 而所謂優良是指從思考架構和學習的角度來評斷; 注意老師有沒有教解決問題的方法; 注意老師有沒有教思考的方法; 注意老師有沒有教記憶的方法。 香港的教學界很少討論「教學質素」的問題, 而上述數點其實都涉及「教學質素」的問題! 然而家長不應該要求有這樣的老師, 因為一二流的老師在香港極之罕有, 而我們所付出的薪酬實在對他們不起! 筆者認為他們至少應該有補習天王三分之一的薪酬。 補習天王亦不一定是筆者心目中一、二流的老師。 換言之,一、二流的補習老師亦極之罕有。 補習,當然是正當的學習渠道, 但補習亦需要面對相似的問題: 補習老師有沒有一套優良的課程, 而所謂優良是指從思考架構和學習的角度來評斷? 補習老師是否補得其法? 有沒有教解決問題的方法?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