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九)

由於情緒的反應一般比理性快,
又由於不少自視為文學家和藝術家的人,
傾向於將個人的情緒、喜好和偏見置諸理性之上,

所以往往拒絕接受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只喜歡直覺和「信念」,討厭建設理性的「信仰」

反而科學家和哲學家,由於職業的要求,
不但懂得將個人的情緒、喜好和偏見置諸理性之下,
而且將個人的情緒這塊絆腳石變成熱誠這塊踏腳石,
有能力一生人努力建設屬於個人的「信仰」。
建設理性的「信仰」是所有人都應該重視的課題,
因為人一旦有了「信仰」,就容易管理自己的情緒,

包括判斷好的情緒和壞的情緒,
具備快速判斷如何對突發事件反應的能力,
懂得三思而後行。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

判斷蕪和菁,同樣都需要智慧,因為單靠知識容易誤事。
前兩篇文章涉及去蕪,這篇文章開始討論存菁。

存菁 holding on ]

去蕪letting go 不容易,因為需要培育智慧,
需要接受嚴謹批判,才能判斷甚麼是蕪、甚麼是菁。

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人,
更加需要學習「自我批判」,以去除個人思考方面的蕪。
俗語說的「改造」、「知錯能改」其實就是去蕪,
所以不願意改過的人,沒有可能去蕪,
鄙薄智慧、懶於思考,沒有能力改過的人,
亦沒有可能去蕪!

存菁holding on 的難度亦不低,
因為識貨的人不一定知道珍貴的物品為何如此珍貴。
「存菁」的首要功夫就是在先行者的指導下,
向歷史上最優秀的巨人學習,從新思考,並且加以批判。

表面上看來,「存菁」應該比「去蕪」困難,
因為「菁」一定是抽象的概念,包括良知和人格。
但奇怪的是,可能是由於有前生,可能是由於家教,
不少未受過高深教育的人反而懂得「存菁」,
所以俗語有「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說法,

他們的「人格」比不少所謂「讀書人」更高尚。

「存菁」就必須努力建設及堅持信仰faith包括

  人格

一般不必經歷深刻反思,
只需要具備良好家庭教育而出現的「菁」,
就是人格integrity

☆ 

聖經裡耶穌為世人肩負沉重的十字架;
佛經裡地藏王菩薩發願要度盡眾生: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都表達了「愛」這個概念裡最高的層次。

從聖經的角度來看,
「接受愛,愛真理,愛智慧,愛人如己」就是愛神。

 

參考:《存在》(九)【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真」。
ego主持人生大局的人最容易被「真」所傷,
於是有自以為慈悲的人說:
為了不傷害這些人,為了覺得自己慈悲,
我們是否應該放棄「真」?

參考:《存在》(十)【真、真理】

 

參考:
存在》(十一)【誠、誠者】
《存在》(十二)【由誠衍生出來的價值】
《存在》(十三)【誠、誠之者】

☆  責任

有一些是我們不應該放下,一定要扛起的「責任」。
扛起應負的「責任」,何嘗不是一種執著?
所以「修行的人要放下所有的執著」是一句廢話。
所謂「放下」,當然絕對不表示放棄承擔這些責任,
包括親情,愛情,友情,薪火相傳,擇善固執等價值的承擔!

從修行的角度來看,「從錯誤中學習」是自己的責任;
從失敗之中汲取經驗,往往能夠將包袱裡的廢物變成黃金。
「放下」不是忘記,不是扔掉教訓,
而是將以往發生的事情和反應,變成高層次的經驗。

從修行的角度來看,
「知錯能改」是自己的責任;
「認識自己」是自己的責任;
「管理自己」是自己的責任;

「發揮潛能」是自己的責任;
「尋找意義」是自己的責任;
「創造自己」是自己的責任;
「珍惜光陰」是自己的責任;
「去蕪存菁」是自己的責任;
「分辨大事和小事」是自己的責任;
「慎選老師和朋友」是自己的責任;

「終身學習、勇猛精進」是自己的責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自己的責任。

從倫理的角度來看,
我們有對父母、子女和家庭的責任。

「服務、布施、悉心教導」,甚至最具挑戰的制度改革,
都可以視為愛的表現,亦可以視為修行者對社會的責任。

當我們明白到甚麼應該「放下」,甚麼不應該「放下」,
我們就能夠達到下面所說的境界: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
《小窗幽記》(明。陳繼儒)

「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五燈會元。卷第十九》(茶陵郁禪師)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