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八)

☆  不良的情緒

The  advantage  of  emotions  is  that
they  lead  us  astray.
( Oscar Wilde )

情緒可善可惡,
善者必然重視理性和嚴謹的思考,
重視對虛偽和不公義的人和事的憤怒,
可以稱為正面的情緒,或者積極的情緒,

屬於正能量,促使當事人思考應付的方法,
成為情緒的主宰者;

惡者必然不重視理性和嚴謹的思考,
重視經不起批判的立場、直覺和信念,
可以稱為負面的情緒,或者不良的情緒,

屬於負能量,足以令當事人沮喪,後悔,悲傷,
身體抵抗力下降,甚至精神崩潰,有自毀的傾向,
成為情緒的奴隸,
除非當事人有暴力傾向或者背後有暴力的後台。

不良的情緒有很多,例如:

和正義無關的「憤怒anger 和「厭惡disgust
和邪惡、罪行無關的「憎恨、怨恨hatred
和思考力不足,對自己的認知不足,
尚未建設個人「信仰」有關的
恐懼fear
焦慮anxiety,「煩惱worry
不滿discontent,「追悔regret/resentment
妒忌jealousy,「痴心infatuation
空想fantasy,「妄想wishful  thinking

且看孔子這位情緒的主宰者教導我們如何管理情緒:
1.  憂慮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翻譯:德行沒有修養好,做學問欠缺深入研究,
聽到義理不去實踐,自己的缺憾和錯失不去改正,
這些都是我憂慮的地方。
2.  害怕、畏懼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
詞語解釋:
畏,敬畏,畏懼。
天命,道,真理,心靈中的良知,命運。
大人,有道德學問智慧的人。
聖人,指道德學問智慧極高的人。
狎,親近而態度不莊重。
3.  喜悅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People  have  a  hard  time  letting  go  of  their
suffering.  Out  of  a  fear  of  the  unknown,
they  prefer  suffering  that  is  familiar.
( Thich Nhat Hanh )

Letting  go  gives  us  the  freedom,  and
freedom  is  the  only  condition  for  happiness.
If,  in  our  heart,  we  still  cling  to  anything
──anger,  anxiety,  or  possessions──
we  cannot  be  free.
( Thich Nhat Hanh )

I  vow  to  let  go  of  all  worries  and  anxiety
in  order  to  be  light  and  free.
( Thich Nhat Hanh )

不少身體的傷殘和心靈的創傷,
往往並非我們主動地去拿回來的經歷,
但我們都需要學習「放下」!
不愉快、甚至痛苦事件的創傷、回憶、陰影及壓抑,
會成為一個囚牢,阻礙我們的自由和成長。
凡是不能改變的事實,
只能夠靠接受、超越、放下來克服。
埋葬,不是一個好的方式,
因為被埋葬了的東西,隨時都可能再度被發掘出來;
不良的情緒是沉重的,只有被嚴肅處理過的情緒廢物」,
才可以成為一縷隨風而逝的輕煙。

Only  by  acceptance  of  the  past,  can  you  alter  it.
( T.S. Eliot )

所謂  acceptance  of  the  past
就是接受事情已經發生,結果已經無可改變。
而唯一還可以改變的,就是汲取教訓,
和思考個人在思考和情緒方面如何反應。

《放下》(八)

If  you  want  to  fly,  you  have  to
give  up  the  things  that  weigh  you  down.
( Toni Morrison )

Having  harvested  all  the  knowledge  and  wisdom
we  can  from  our  mistakes  and  failures,
we  should  put  them  behind  us  and  go  ahead,
for  vain  regretting  interferes  with  the  flow
of  power  into  our  personalities.
( Edith Johnson )

排泄和出汗,是大腸和皮膚的去蕪存菁;
哭泣,是情緒的發洩和釋放;
放下,是  I的淨化,回歸心靈主導。

[蕪菁有時容易混淆]

有一些心態可善可惡,端視乎我們如何運用。例如

  勝負  the  need  to  win

為了牌局的勝負而長久放在心上,就是窩藏廢物。
「戰勝自己」就是將勝負用在最好的地方。

  慾望  desires  of  the  ego

對名、利、權的慾望,往往犧牲了心靈的成長;
過度或超出自己能力的物質慾望,更是一個囚牢。
對知識的慾望,熱愛真理,熱愛追求智慧,
才是將慾望用在最好的地方。

慾望有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
叫做「期望」或者「期待expectation
期望同樣會產生操控別人的意圖,但說起來就悅耳得多。
有起碼思考能力和心理學訓練的人,能夠知己知彼,
所以有能力判斷自己和對方的期望是否合適和是否合理,
因為不合適或者不合理的期望是一個自掘的陷阱。
回歸心靈,能夠擁抱「無常」的人,就會放下期望,
只是付出,不求回報;努力以赴,但不強求結果,
因為明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盡人事,聽天命,
思考和行動積極進取,但用平常心面對結果。

重要的概念是:
一個矢志愚公移山的人,
只是放棄「期望」或「期待」,絕不放棄「希望hope

  面子  prestige/reputation

重視「不必要的面子」就是窩藏廢物。
重視「正直」、「知恥」就是將面子用在最好的地方。
所以面子和自尊應該如何建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人生本來就是一連串的考試,
但不會有改卷員,亦不一定有固定或單一的答案!
凡有出題者和改卷員的考試,不一定是生命中重要的考試!
可惜一般人都不明白。
所以人生中最奇怪的一種現象就是:
有一些人可以放得下學問,但卻放不下考試成績,
可以放得下考試成績,但卻放不下學位。
所以為學問而自殺的人罕見,
為考試成績和學位而自殺的人卻常見。
這個現象應該是牽涉到勝負和面子的問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