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十三) [誠、誠之者]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禮記。中庸》

[執著、拒絕放下]

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來看,「執著」這種態度,
對「做學問」的人,對重視「宗教精神」的人,
和對走在心靈道路上的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暫停,可以休息,但不可能放棄「執著」。

「執著」包括「固執」和「堅持」。
很多人對「固執」和「堅持」只了解一半,
所以很容易就傾向於認同佛教裡所說的「放下我執」,
忘記了追問:
是否所有「執著」都是有害?
如果不是的話,
那麼甚麼需要「執著」?甚麼不應該「執著」?
換言之,如果不是所有的「執著」都是有害的話,
關鍵就在於我們需要「固執」和「堅持」的是甚麼。

「做學問」和走在心靈道路上的人執著的是「善」,
所以他們會對「追求真理」執著,對「愛」的執著,
對「追求智慧」執著。
而一旦有了這些執著,他們就不會執著 ego
不會執著己見,不會執著面子。
換言之,就是愛真理多於愛面子,亦多於愛老師。

其實所謂熱誠enthusiasm就是一種執著!
精神文明中的「去蕪存菁」,就是一種執著!
道德方面的「擇善固執」,也是一種執著!

  擇善固執

至於如何「擇善固執」,做一個「誠之者」,
儒家認為就是追求「真理」,所以《禮記。中庸》接著指出: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如果沒有勇氣面對「真理」或者不願意追求「真理」,
不願意培育「智慧」,不能夠仔細分辨善與惡,
如何能夠「擇善」?
如果只是口裡承認,心裡模糊,那麼只是偽裝,
懂得分辨善與惡,口裡承認,心裡相信,才是「擇善」。
所以《禮記。中庸》十分重視「聰明睿知」、
「寬裕溫柔」、「齊莊中正」和「文理密察」。

其次,如果「擇善」之後不能夠「篤行之」,
不敢向罪惡說不,又怎可能是「擇善固執」?
知和行必須合一!
懂得分辨善與惡,口裡承認,心裡相信,行為符合,
才是「擇善固執」。
所以《禮記。中庸》說「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regard  themselves
as  kind  and  yet  who  choose  to  be  bystanders
while  witnessing  evils  perpetrated,  especially
by  a  tyrant  in  an  evil  social  system.
( Jason Ling )

擇善固執的難處不在於「擇」,而在於faith
而在於心和行為上對善的固執commitment
所以「擇善固執」的人
1.  一定熱愛真理,所以一定服膺理性,歡迎批判。
2.  一定盡力認識自己,對人和對自己都誠實,
沒有意圖欺騙自己,沒有意圖欺騙別人。

     因為別人只能夠騙你一時,但自己卻可以騙自己一輩子。

No  man  was  ever  so  much  deceived  by  another
as  by  himself.

( Lord Greville )

《河南程氏遺書》卷二十五記載了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的說話:
「學者不可以不誠,不誠無以為善,不誠無以為君子。
    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
    自謀不以誠,則是欺其心而自棄其忠;
    與人不以誠,則是喪其德而增人之怨。」
說明了古人通過了實踐之後,
認識到「誠」對於處世做人、修行、做學問抑或做事,
都是何等的重要!

I  believe  that  it  is  better  to  tell  the  truth  than  a  lie.
I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be  free  than  to  be  a  slave.
And  I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know  than  to  be  ignorant.
( H. L. Mencken )

Honesty  is  the  first  chapter  in  the  book  of  wisdom.
( Thomas Jefferson )

  天道酬勤

有心自我教育,培育「智慧」的人,無論天賦如何,
都得靠一個「勤」字,而「天道酬勤」,
所以《禮記。中庸》接著指出: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措,終止的意思;
弗措,就是鍥而不捨,不會停止,不會罷休的意思。

但必須明白,這裡說的「勤」是用在刀鋒之上!

  後天教化

這是儒家勵志的方法,只是用來鼓勵中等以上的人,
所以切勿太早高興,因為「誠」的敵人就是「虛偽」!
為何這樣說呢?因為《論語。雍也第六》指出: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高深的道理,
當然包括「審問、慎思、明辨」,
中等資質以下的人,難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
他們亦未必有能力和有興趣去思考,
所以就只能和他們談淺近的道理,
鼓勵他們培養在日常生活中「以誠待人」的心態。

中人以上,就可以靠後天教化,自明而誠,做「誠之者」,
所以《禮記。中庸》接著指出: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所謂「自明誠」,就是教育和修行的共同目標:
追求「真理」,培育「智慧」,以達到誠的境界。

  天人合一

以「誠」為目標的人生哲學,就是通往天人合一的道路。
但下面這一段,未免失之於誇張: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
    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禮記。中庸》

Honesty

華夏文化很少用這個赤裸裸的詞彙,
所以難以解釋做大學問的動力driving  force 來源。
且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路線圖來總結一下:

愛 → 勇 → 誠 → 勤 → 真 → 信 [信心→信仰]

信 [信心→信仰] → 擇善固執 → 正氣 → 天人合一

對真理有足夠的熱愛,才能夠令一個人產生勇氣,
在戰勝「 ego」之後,成為虛心的「誠之者」,
接受尋根究柢、鍥而不捨的批判精神。
一個小團體日積月累的誠,在互相批判之下,
就能夠讓我們能夠一步一步地迫近真理。
當我們迫近真理到某一程度,達到可應用的階段時,
我們就能夠對這個真理及其衍生的產品產生信心,
信心在批判精神之下日積月累,就能夠產生「信仰」。
有了信仰,知道這個信仰並非僅僅是「信念」,
漸漸地就會產生智慧,懂得擇善而固執。
一個擇善而固執的人,自然會光明磊落,從而產生正氣。
至於「天人合一」和「止於至善」都是我們憧憬的境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