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森林思維、根源思維》(四)

In  order  to  be  effective,
truth  must  penetrate  like  an  arrow
and  that  is  likely  to  hurt.
( Wei Wu Wei )

根源思維,英語稱為  penetrating  inquiry
包括了深入的分析能力及批判思考能力。
具備根源思維能力的人,
能夠從問題的微觀角度去思考,
並且會鍥而不捨、尋根究柢地深入問題的根源,
找出一個問題或者概念的癥結,然後對症下藥。

英語中比較接近的說法是:
Penetrating  inquiry  is  thinking  from
a  submicroscopic,  analytical,  logical,
and  also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ithout  penetrating  inquiry  we  may
still  be  able  to  treat  the  symptoms
but  we  tend  to  ignore  the  causes.

由於「根源思維」深入問題的根源,
所以一定鍥而不捨地「上窮碧落下黃泉」,
用顯微鏡檢視任何「理論/學說」的基礎,

檢視它們公開及不自覺地隱藏的假設,
所以一旦遇上「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
就能神態自若,泰
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而且具備根源思維能力的人更可能就是弄崩泰山的人。
用一個譬喻,「根源思維」就是將冰山劈開,
研究冰山露出水面的尖頂之下,究竟是甚麼:
What  is  beneath  the  tip  of  the  iceberg?

It  requires  a  very  unusual  mind
to  undertake  the  analysis  of  the  obvious.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所謂「根源思維」,有四個不同的面貌:
1.  start  thinking  from  the  problem’s  origin,
     step  by  step,  question  after  question.
2.  look  at  the  problem  with  a  fresh  look
     by  asking  uncommon  questions.
3.  dare  to  start  from  a  perspective
     most  people  are  afraid  to  enter.
4.  dare  to  analyse  the  thinking  tool  itself,
     including  one’s  own  emotion  and  fear.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

「根源思維」是偏才和通才都需要具備的能力。
它可以幫助青少年在急劇轉變的時代擁有高層次,
毋須老師協助,而且快速自我學習的能力:
ability  to  learn  well  rapidly  without  help
如果學校要培養「根源思維」,
就需要培育青少年抽絲剝繭、審問、慎思、明辨的興趣。
「森林思維」和「根源思維」,
都能夠幫助青少年在資料爆炸的時代,
有能力過濾資訊和處理曖昧的詞彙、概念和言論。

胡適先生說:「做事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其實思考也是一樣:
「森林思維」的訓練就是讓青少年能夠從大處著眼,
「根源思維」的訓練就是讓青少年能夠從小處著手。
如果對某一課題欠缺了「森林思維」,看不清大局,
那麼一般人往往會將這個課題分成許多小節,
然後用半桶水的「根源思維」去研究,
但就會失去了掌握大局和方向感的觸覺。
無論是站在社會還是系統思維的角度來看,
大事和小事同樣重要,大事和小事都需要做,
每個人應該因應個人的能力和所置身的崗位,
來決定做大事還是小事。

We  think  in  generalities,
but  we  live  in  details.
To  make  the  past  live,  we  must
perceive  it  in  detail  in  addition
to  thinking  of  it  in generalities.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所謂「大處著眼」就是告訴我們只需要注意大事。
但大事如何定義,當然需要批判。
筆者姑且提出下面的「假說/猜想」:
只有來自心靈的思考才能夠判斷和分辨一件事是否大事!
事之大者,一定牽涉到人命的課題;
事之大者,一定牽涉到道德的課題;
事之大者,一定牽涉到制度的課題;
事之大者,一定牽涉到抽象的原則問題;
事之大者,當然應該知其不可為而為,盡人事,聽天命。
說得再淺白一點: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自己生命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別人生命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尚未出生的人生命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自己自由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別人自由的事情,當然是大事;
研究、討論和批判民主概念的根源,當然是大事;
簡而言之,政治社會法律教育等等制度,當然是大事!
欺騙自己,當然是大事。
欺騙別人,當然是大事。
只有拒絕批判、需要匡智和居心叵測這三類人,
才會「大事當小事,小事則當大事」。

舉例言之,任何個人或者團體的錯誤,
如果不想承認,可以度橋如何推卸責任;
如果想半承認,半推卸責任,
可以用一個委員會的名義來「集體負責」,
找一個發言人假惺惺地向人說會檢討,會聽取意見,
然後讓事件不了了之,最後當然一切照舊;
如果承認錯誤,當然立即就會產生檢討的需要,
但承認錯誤之後就要從兩個方向開始檢討:
1.  檢討自己,這需要有「自知之明」。
2.  檢討事情及別人的成功,這需要有「知人之明」,
有了「知人之明」才能夠知人善任。

但這兩個方向都需要根源思維和森林思維的能力,
都需要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勇氣。
重點是「思考、思考、再思考」,
而不是「行動、行動、再行動」!
如果個人或者團體沒有思考能力及勇氣,
就必須聘請有智慧的高人來協助檢討,
否則即使不重蹈覆轍,亦會再犯其他類型的錯誤。
任何檢討、反省和樂觀的根源,一定是智慧和信仰,
絕對不是度橋,不是任何拒絕批判的信念,
更加不是盲目地繼續行動,再行動。

參考:《知己知彼》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所以人必須講求實際
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對!人生苦短,做人一定要講求實際!
思考──不是度橋──是人生中最實際的工具,
所以凡是能夠訓練思考的知識,
凡是和真理有關的知識,就一定是最實用的知識!
所有生物的身體都有一套隨著生命而來的防禦系統;
這套系統在人類的身體中我們稱之為「免疫系統」。
遺憾的是我們的大腦並沒有一套隨著生命而來,
可以幫助我們防禦愚昧、無知和糖衣毒藥的思想。
如果未經過嚴謹的思考訓練,又欠缺確實的證據,
我們的大腦沒有能力感受宏觀和微觀的變化。

嚴謹的思考訓練,
就是替自己的腦袋建設一套有效的「免疫系統」,
所以必然是講求實際,非常實際的訓練!

培養青少年森林思維及根源思維非常重要,
因為二者互相配合在一起訓練,
1.  才能夠出現獨立思考的能力,
2.  才能夠出現不斷創新的精神,
3.  才能夠徹底改變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4.  培養了我們做抉擇的能力,令他們懂得如何抉擇。
當青少年有了抉擇能力之後,他們就會擁抱自由,

不會害怕選擇,逃避自由  escape  from  freedom
我們就會漸漸發展出個人的「信仰faith
不會害怕承擔「責任responsibility
一般思考能力不足的人,傾向於逃避自由及害怕選擇;
一般思考能力不足的人有的只不過是「信念beliefs
更加可能是「迷信superstition
一般思考能力不足,愛面子又拒絕批判的人,
他口中的「心安理得」絕對是一個大笑話,
因為他的心會是怎樣的心,他的理又會是怎樣的理?

Let  us  put  our  minds  together  and  see
what  life  we  can  make  for  our  children.
( Sitting Bull )

[結語]

如果沒有根源思維和森林思維這兩個概念,
有誰可以解釋所謂「深耕細作」究竟是甚麼意思?
根源思維和森林思維的能力,

除了是人工智能電腦及機械人時代的青少年必須具備之外,
理論上它們也是優秀新聞工作者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問題是具備這些思考能力的新聞工作者,
會願意接受並不相稱的薪酬嗎?
是否因為這個原因而令新一代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消失了,
只餘下二、三流的人才?

這四篇關於思考的文章,衍生出一個重要的概念,
就是除了做學問之外,任何團體如果想做出一點成績,
必然是老、中、青三代的結合:
1.  有抱負的青年人的精力和幹勁。
2.  經歷過挫折而不會老氣橫抽的中年人的經驗。
3.  懂得歷史、懂得思考、有智慧的老年人的智慧。
如此就可以利用老年人的智慧和中年人的處事經驗,
補救青年人處事的生澀和思考的幼稚,
同時創造團體內薪火相傳的條件和文化。

筆者在這個課題上數十年觀察的結論是:
失敗的團體往往由於一開始就欠缺老年人的智慧,
欠缺了對哲學、面相學及命理學的認識和尊敬,
只是具備中年人的拼勁和欠缺深思熟慮的團隊精神,

於是在挑選團隊時不夠謹慎,
讓兩類人有機會潛伏在團體之內:

1.   不懂得對真理謙卑,鄙視哲學思考,擁抱虛偽,
      擁抱經不起批判的「理想/夢想」的人。
2.  有老氣橫抽傾向,性格上容易沾沾自喜,
      愛面子,好大喜功,戀棧權力,甚至狡詐的人。
俗語說「欲速則不達」,又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就是指出根基穩固對一個團體的重要性!
這兩類人的存在,打斷了團體薪火相傳的命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