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理論》(中)

文明的進步,本來就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
去蕪就是排斥和拋棄蕪,必然牽涉到判斷標準,
而世界上任何標準都可以視為對超過標準者尊重,
對優秀者的鼓勵和讚賞,對不及格者的歧視。
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專業門檻和考試,
都是一種「尊重,讚賞,歧視」三者合而為一的評審。
專業門檻和考試,當然會有漏洞,例如
1.  考試內容並不符合考試想量度的才幹。
2.  考試的種類太少,對很多人都不公平。
3.  主持面試的人走漏了眼。
4.  主持面試的人有偏見。

參考:《認識考試》 

雖然我們都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但人有不同的性格、天賦、美醜、高矮、肥瘦、
智力、胸襟、野心、視野、良知、虛偽程度!
將人分類當然牽涉到專業的判斷,

所以肯定會有人認為將人分類是一種歧視。
同理,存菁,必然牽涉到品味和判斷標準,
何者是菁,應存,何者不是菁,不應存,
雖然是高層次人類共同的主觀,
但去蕪和存菁同樣需要接受批判。
凡是不願意回歸心靈,追求智慧,勇猛精進,
開始覺得人生完滿、開始過寫意生活的人,
他們屬靈的生命也是同時開始走下坡。
凡是不懂得去蕪存菁的文明,最後必然衰落。

懶惰和懶得思考的人,當然無力置喙!

A  lazy  person,  whatever  the  talents  with  which
he  set  out,  will  have  condemned  himself  to
second-hand  thoughts  and  to  second-rate  friends.
( Cyril Connolly )

參考《成長是甚麼?》

[將人分類是一門學問]

根據聖經,我們都是神用洪水毀滅祂最初創造的人類後,
挪亞的後代,由於家族內部通婚,所以難免出現很多次貨,
於是將人分類在需求之下華麗誕生,變成了一門學問。

Man,  who  is  he?
Too  bad,  to  be  the  work  of  God;
Too  good  for  the  work  of  chance!
( Doris Lessing )

無論是做管理工作,結交朋友,還是處理人際關係,
如何將人分類,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
因為應付不同類型人的需要不同的方法和心態,
會向旁觀者反映出當事人的辦事能力、人格和智慧,
在競爭日趨劇烈的新世代尤其重要。

The  nation  is  burdened  with  the  heavy  curse
on  those  who  come  afterwards.  The  generation
before  us  was  inspired  by  an  activism  and  a
naive  enthusiasm,  which  we  cannot  rekindle,
because  we  confront  tasks  of  a  different  kind
from  those  which  our  fathers  faced.
( Max Weber )

研究人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人的性格分類,
先將人的性格抽絲剝繭成多種「元素」,
然後將各種相關的「元素」組合成多個大類。
西方的「九型人格」就將人分成九大類,
但將人分成九大類似乎過於粗略。

參考:《明辨》

將人分類可以稱為「識人學」,
是一門對人生非常重要的高深學問,
需要應用到哲學、科學和心理學,
甚至需要古人留傳下來的面相、掌相、命理學來協助,
所以必須花了很多功夫去學習、分析和研究。
人的性格複雜,變化萬千,
所以無論是研究哲學,心理學,面相學或者命理學的人,
他們都知道一個真理,就是:

Human  is  the  ultimate  variety.
而且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既有冷靜的殺手,亦有暴躁的君子和淑女,
既有為虎作倀的真小人,亦有助紂為虐的「半君子」。
當「半君子」掌了權,在同心同德的人團結之下,
在愚蠢、自私兼邪惡的真小人埋堆吶喊及協助之下,
寒冷的冬天還會遠嗎?

幸好人的性格總有共通點可尋。

參考:《智慧是甚麼?》(二十四)

Life  is  not  a  matter  for  simple  optimism
──for  there  is  evil;  nor  for  mere  pessimism
──for  there  is  good.
The  possibility  for  good  in  the  face  of  evil
is  what  gives  life  tragic  meaning.
( Rollo May, The Art of Counseling )

We  need  mor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because  the  only  danger  that  exists  is  man
himself──he  is  the  great  danger,  and  we  are
pitifully  unaware  of  it.  We  know  nothing  of  man
──far  too  little.
( Carl Jung )

說穿了,其實「識人學」並不太複雜,
最簡單直接的「識人學」,不外乎「識心學」:

「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 4:23》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心相篇》(陳希夷)

At  age  fifty,
every  man  has  the  face  he  deserves.
( George Orwell )

Every  person  is  responsible
for  his  own  looks  after  40.
( Abraham Lincoln )

然而除非是資深的修行者或者有神通的人,
否則「識心學」談何容易,
所以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只能夠依賴「識人學」。
「識人學」的分類法一定要實用,要貼近真相,
只要我們能夠將百分之八十的人成功分類,
我們的人生就可以舒舒服服:
1.  做職員期間被迫和某些人合作時,就可以減少磨擦,
2.  一旦升上中層位置需要用挑選手下時,就如魚得水,
    如虎添翼,能夠將適合的人放在適當的位置。

「事之至難,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
    誠能知人,則天下無餘事矣。」 (陸九淵)

3.  我們的處事方法就可以靈活變通。
4.  團體中由騎牆派變壞的人,可以識別出來。

「至於外人有神審判他們。
    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哥林多前書 5:13》

管理之道,在於如何運用資源,而資源不外乎人和財。
理財容易,用人困難,因為偏才和平庸者屬於大多數,
所以南懷瑾先生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平庸者容易管理,挑選偏才和將才非靠「識人學」不可。
所謂將才者,有道德的通才是也

參考:《教書、教育》(三)

[哲學和心理學分類法]

其中一種分類的方法是將人分成大約六種:
1.  用「謙卑」抑或「謙虛」的態度來劃分。
一類是在真理面前感覺渺小,明白必須謙卑,
十分願意分享思想和經驗,
神奇地既固執而又願意徹底改變的人。
另一類是在人面前十分謙虛,不喜歡分享知識和經驗,
重視面子和輩份,錯了不肯承認的人。
2.  用名氣、財富、權力來劃分。
3.  用文憑的數目和質素來劃分。
4.  用知識的量和記憶力來劃分。
5.  用人格來劃分。
6.  用年齡來劃分。 [25歲以下, 25-40, 40-50, 50歲以上]

從實際的角度來看,人際關係的分類方法還需要加上:
7.  用各式各樣的階級來劃分。
8.  用各式各樣的團體來劃分。
9.  用共同興趣來劃分,包括吃喝玩樂,臭味相投,
     甚至同流合污。

所以將人分類,首先要分辨甚麼是「沒有智慧的聰明人」:
凡事先考慮個人、公司或者團體的利益,
     罔顧公眾利益。
可以放棄心靈和良知的聰明人。
在重大的課題上擁抱「虛偽」的聰明人。
在思考和運用詞彙之上討厭謹慎的聰明人。
抗拒及討厭批判的聰明人。
討厭或者懶得思考,但又鄙視思考的聰明人。
思考能力不足的聰明人。
懂得對人 [尤其是上司及當權者] 謙虛,
     懂得扮無知,但不懂得對真理謙卑的聰明人。
認為人只需要瞭解外界,
     不需要太過清楚瞭解自己的聰明人,
     所以「內省」和「自我批判」是天方夜譚。
拒絕「認識自己」,欠缺了自知之明的聰明人。
完全不知道自己知道些甚麼,又不知道些甚麼。

需要匡智的人大致上有九類,有文有武,有嚴重有輕微:
1. 擁抱經不起批判的信念的人,不論是任何宗教。
2. 掌權者和他們的奴才,不怕無恥,不擇手段。
3. 意圖在法律灰色地帶行騙的商人。
4. 只接受過教書,未接受過教育的偏才。
5. 重視面子和輩份多於重視理性的人。
6. 不認識自己,無自知之明,不能夠管理自己,
    沒有能力內省和自我批判的人。
7. 思考能力不足,概念和定義模糊不清的人,
    包括所有好心做壞事的愚蠢人在內。
8. 擁抱虛偽這種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的人。
9. 喜歡用人數來決定真理的人。

[紫微斗數分類法]

將人的性格分類的方法有很多,
筆者認為比較準確的就是紫微斗數的分類法。
如果依紫微斗數的角度來將人分類,
將人分為一百四十四類其實過於粗略,
將人分成八百六十四類才算勉強合乎要求,
因為還未計算父母親出生年對該命造的影響!

參考:《一百四十四個命局》

紫微斗數知道拖延和陀羅有關,磨練和陀羅鈴星有關,
做事決絕,和擎羊有關;做事爽快,則和擎羊火星有關,
一旦紫微斗數配上「識人學」和「面相學」,必然如虎添翼。

[聰明人可以非常愚蠢]

由於缺乏嚴謹的思考訓練,
由於資本主義鼓勵自私和貪婪,
社會上的聰明人可以非常愚蠢,懂得晝夜度橋,
但欠缺了智慧,以為度橋就是思考,
不明白「真、誠、愛和智慧」的重要,
所以往往會弄巧反拙。

Foolishness  is  the  absence  of  wisdom.
Smart  people  can  be  foolish  and,  are
at  times  especially  susceptible  to  foolishness.
( Robert J. Sternberg )

Wisdom  is  the  right  use  of  knowledge.
To  know  is  not  to  be  wise.
Many  men  know  a  great  deal,
and  are  all  the  greater  fools  for  it.
There  is  no  fool  so  great  a  fool  as
a  knowing  fool.  But  to  know  how  to
use  knowledge  is  to  have  wisdom.
( Charles H. Spurgeon )

一般而言,在平穩的社會,只要大部份人都工作,
僅僅是愚蠢的人不會構成社會問題。

病態的社會通常都鼓勵「懶得思考,勤奮度橋」的人。
這類人通常智力高超,肯定是聰明人,
他們一旦有少少成功,都會沾沾自喜,自我感覺良好。
大部份比較重視操守的聰明人,
只是懂得追求屬世知識和技巧的進步,以免落伍,
不懂得需要修行,不懂得需要追求智慧,
所以思考能力到達某一程度之後,就停滯不前,
將人生中餘下的精力全部花在辦公室政治之上,
並且為後來者確立一個模仿的典範。

Nothing  is  so  contagious  as  example;
and  we  never  do  any  great  good  or  evil
which  does  not  produce  its  like.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可惜勤奮度橋,追求成功的聰明人,在劇烈競爭之下,
往往保守不住自己的心,意圖行險徼幸,罔顧道德,
度橋在灰色地帶行騙,甚至會出賣良知,樂於助紂為虐,
其中部份因一時糊塗而參與的資深人,騎虎難下,
就好像吸毒者,到悔不當初時已經浪子無法回頭。
從業力的角度來看,
這些勤奮度橋的聰明笨伯可以說是非常愚蠢,
因為「長久騎虎終變倀」,而且靈界有他們的計劃,
所以「人算不如天算」的現象常常會出現。
社會上一旦有很多這種「懶得思考,勤奮度橋」的人,
當然不可能和諧。

《避免》顧此失彼

你不願意思考
你說:
我不願意看見虛偽
無立錐之地
是的
為了避免辛苦
你避免一切開始

其實,人生中的所有問題都是人性的問題,
只要深入鑽研人性,掌握「識人學」和「識心學」,
包括自己的人性在內,甚至「面相學」和紫微斗數,
自然能夠「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