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分類》(二)

[心、宗教精神、愛]

人到中年,知道生命無常,隨時行將入木,
所以凡是有教徒主動和筆者談到聖經,
筆者一定會預先作一個初步判斷,
以免浪費彼此的時間。
人類的世界有「真小人」,亦有「偽君子」,
而基督徒的世界亦有「真基督徒」、「偽基督徒」
和自稱「真基督徒」的「半真半偽基督徒」。

It  is  necessary  to  the  happiness  of  man,
that  he  be  mentally  faithful  to  himself.
Infidelity  does  not  consist  in  believing,
or  disbelieving;
it  consists  in  professing  to  believe
what  he  does  not  believe.
( Thomas Paine, The Age of Reason, I, 1794 )

信仰faith 必須「誠實honest,  authentic
既不能欺騙人,更加不能欺騙自己。
對人對己兩方面都「誠實」,才能夠產生「信仰」,
對任何一方面「不誠實」,最好也只能夠產生「信念」。
當一個人失去了對「誠」的堅持,就失去了「信仰」。

如果閣下加入了教會,只要閣下照著聖經讀,
一般教會的主持人是不會理會閣下信的,
究竟是一位怎樣的神;
主持人更加不會願意花上四、五個星期天,
和信眾們討論
1.  主持人自己信的神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位神。
2.  信眾們信的神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位神。
主持人甚至最後會完全忘記這個重大和抽象的課題,
因為主持人最緊要牧養閣下的口和行為,
有餘力才去牧養閣下的心。
畢竟牧養閣下的心要慢慢來,慢慢來。

可惜在基督教裡,
抽象的「愛」和「心」其實絕對是信仰的關鍵

「神就是愛;
    住在愛裏面的,就是住在神裏面,神也住在他裏面。」
《約翰一書 4:16》

「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約翰福音 4:24》

「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
    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馬太福音 15:7-9》

沒有心靈的人,沒有能力拜神;
有心靈,但不夠誠實,不懂得「愛」的人,
怎可能懂得神?
換個說法:
不知道心目中的神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位神,
根本就是不懂得「愛」。
「宗教精神」本來就抽象和神聖的!
所以絕對不適合沒有能夠思考抽象概念的人,
亦絕對不適合不喜歡神聖東西的人。
宗教可以避開談論「宗教精神」嗎?

而「宗教精神」本來就是抽象的概念,
談「宗教精神」可以不抽象嗎?

「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 4:23》

One  ought  to  hold  on  to  one’s  heart;
for  if  one  lets  it  go,
one  soon  loses  control  of  the  head  too.
( Friedrich Nietzsche )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a  condition
of  the  heart──not  something  that  comes
‘upon  the  earth’  or  ‘after  death.’
( Friedrich Nietzsche )

所以對那些內心還有一團火的基督徒來說,
要問自己的問題有很多:
 難道「心」不是最緊要嗎?
 認識「愛」不就是認識神嗎?
 不是應該打開我們的心接受「愛」嗎?
 不是應該擇「愛」固執,
      然後一生一世保守著這顆擁有「愛」的心嗎?
「愛」不就是「宗教精神」的頂端嗎?
「愛」可以擁抱「虛偽」嗎?
「愛」可以不需要宗教精神裡的「真」和「誠」嗎?
「愛」可以不需要宗教精神裡的「智慧」嗎?
「心靈對話」和「ego 對話」有何不同?
 我應該如何保守我的心?

也許在現實的世界裡,
「真」和「誠」是很多人口裡讚譽,
心裡鄙視或恐懼的宗教精神和道德,
因為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態度方面的「真」,
或者真理方面的
「真」,絕對不仁慈,
「真」有如一枝利箭,會令某些人受傷!
尤其是那些重視家境、資歷、學位、面子、輩份、
權力、所屬團體和支持者的人數的人。
至少我們面對自己時不太喜歡「真」,

因為一對自己「真」,就會內省和進行「自我批判」,
一批判就立即覺得令自己受傷是天下間最愚昧的事情。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所以有一些道貌岸然的人會自動將「真」一分為二,
認為某些「真」是好的,某些「真」則是壞的。
壞的「真」提供了「負能量」,因為壞的「真」不仁慈!
所以為了仁慈,道貌岸然的人就放棄了「誠」。
一旦沒有了「誠」,「真」就隱身而退。
「半真半誠半假」才是大部份人可以接受的道德!
但基督徒怎可以鄙視「真」和「誠」?
怎可以對「愛」和「智慧」沒有激情?
在一剎那間「口裡承認,心裡相信」的基督徒,
只是具備那一剎那間的「真」和「誠」,
但不願意、懶惰或者沒有能力保守自己的心的基督徒,
畢竟屬於多數,因為一般人畢竟是軟弱的,
對神自稱自己軟弱,的確是求神原諒的最好藉口,
然而難免有意圖討價還價或者甚至欺騙神的嫌疑,
因為有些基督徒甚至會因為公開口裡承認自己的軟弱,
而沾沾自喜,繼續軟弱,繼續懶得思考。
所以那些沒有能力保守自己的心的基督徒,
畢竟是懶得思考,討厭晝夜思想的,
畢竟是或多或少詭詐的,畢竟是喜歡虛偽的。

如果「愛」和「智慧」並非來自神,
那麼我們就需要假設有另外一個或多個的來源;
如果「虛偽」並非來自魔鬼,
那麼我們只能夠說「虛偽」來自神。
道理就是這樣簡單!

不喜歡抽象和神聖概念的人為何要信宗教?
如果一個尋找真理的地方竟然討厭真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稱呼這個地方?

筆者相信這系列「基督徒的分類」的文章,
也許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誤解,節省彼此摸索的時間。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