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四)

[學業的逆境]

老子的「禍福相倚伏」乃千古不易之理。
禍福相倚伏,可以是由於心念的善惡正邪之分,
亦可以完全是因為無知。

茲舉年青人的學業為例。
考試成績好,是一種順境,然而暗藏禍患,
視乎當地的教育制度 ──
尤其是課程設計及考試評核的好壞 ── 而定。
在有問題的制度之下,
老師既可以是輔助年青人學習的人,亦可以是製逆者,
例如說百分之八十助學,同時百分之二十製逆。
原因有三:
  當地的教育制度可以過份注重知識的記憶,
尤其是課程設計不佳之下的死記硬背,
製造了「做學問」的壞榜樣和意識形態。
  其次,老師為了考試成績著想,
往往讓學生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學習了表面上看來漂亮,
實質上是「唔湯唔水」和「半途而廢」的思考,
不但在最佳的年齡防礙了年青人批判思維的發展,
更加扼殺了年青人的創意 creativity
  用灌輸式的教條代替生命意義的探討,
嚴重影響到年青人的道德批判能力,
一旦碰上了複雜的道德情況就手足無措。

蕭規曹隨的制度,平庸的老師,
再加上同樣平庸的家長們推波助瀾,

教育的禍患已經種下,而且可能是一個惡性循環,
產生未來「半愛真理」的老師和「助紂為虐」的家長。
對學習能力居於中下層的學生來說,
善七惡三或善六惡四的逆境,
從入學的那一天開始就已經存在。
凡是有善又有惡的逆境是最難抵抗的,
而其中得失的衡量,亦並非一般家長有能力去處理!

No  vice  exists  which  does  not  pretend
to  be  more  or  less  like  some  virtue
and  which  does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is  assumed  resemblance.
( La  Bruyere,  Characters,  1688 )

愛因斯坦說:
「教育是人忘掉在學校所學的一切後,所剩下來的東西。」
愛因斯坦究竟在說些甚麼?
學生們每人花了超過三萬小時學習語文、數學、科學、
歷史、地理、通識、電腦、體育、藝術等科目,
但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去學習批判思維?
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去學習處理情緒的能力?
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去探討生命的意義?
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去發展優質的自學能力?
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去發展道德批判和抉擇的能力?
由於課程設計不佳,學生們浪費了多少時間在記憶之上?

教育界裡「成長」的定義到底是甚麼?
增強思考能力,不是「成長」的一部份嗎?
培養自學能力,不是「成長」的一部份嗎?
鼓勵創意思維,不是「成長」的一部份嗎?
學習處理情緒的能力,不是「成長」的一部份嗎?
增添智慧,不是「成長」的一部份嗎?
探索生命的意義,不是「成長」的一部份嗎?
抵抗洗腦,不是「成長」的一部份嗎?
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不是「成長」的一部份嗎?

如果排隊輪了三年未能上樓,赤貧基層會感到絕望,
但如果高中讀了三年未能開竅,學生卻依然充滿望,
因為根本不知道問題的關鍵。
這是否不幸中的大幸?

在筆者還是中學生的年代,
那些用愚蠢方式學習,最後苦學成材的老師,
特別重視勤奮,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數十年之後,人類的知識以幾何級數增長,
僅僅是鼓勵學生勤奮,
就難免不知不覺地成為了自我感覺良好的製逆者!

當年青人出來社會上遇上千變萬化「心理上的逆」,
想妥善解決的話,只能夠用批判思維,
因為灌輸式的教條未必能夠適應急速變化的世界,
未必能夠抵抗傳播媒介的潛移默化。
別忘記,第四權往往是善七惡三或善六惡四的東西,
令年青人接受了有可能是真的訊息,
但同時被錯誤的思考和意識形態潛移默化!
如果大人都不能判斷大事和小事,
怎能期望孩子們能夠判斷大事和小事?
如果大人、第四權和社會上都擁抱虛偽,
怎能期望孩子們能夠學習到真和誠?

專家們認為,如果中學裡沒有抗逆的訓練,
將來年青人遇上更大逆境,就會覺得天要塌下來。
甚麼是更大的逆境?成年人的虛偽算不算?
誰是製逆者?

怕輸、要贏、要面子、怕同輩取笑……
這些都需要用批判思維去解決。
當青少年贏別人時有沒有想過戰勝自己更重要?
成功和成就有沒有分別?
要抗逆,誰的思想要改變?
要改變的,不單只是孩子們的思想,
亦是家長們的思想,老師們的思想,學校掌權者的思想。

工商界一向信奉「將錢花在刀口上」的原則,
為何教育界不反思如何將教育經費花在刀口上?
不反思如何將中小學生的學習時間花在刀口上?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