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六)

[概念世界]

1.  被動接受的概念世界

ego 生活在一個從出生開始就被動地接受的概念世界。
一個人所置身的時代裡一切社會意識形態及其變動,
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將ego 從小「洗腦」,
令大部份社會裡的人都接受一個大同小異的概念世界。
例如可否在公眾地方隨地吐痰、大小二便,
可否排隊時打尖,可以歧視甚麼,不可以歧視甚麼,
婦女紮腳是否美,長頸是否美,身體甚麼部份可以露,
執法人員的權力有多大,….等等,
都會因應社會文化所產生的概念世界不同而異。

社會的潛移默化,社會學稱為  socialization
是一個人進入社會和適應社會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社會的潛移默化其實是一種「洗腦inculcation
這種社會的「洗腦」,不單只表現在市民的行為之上,
也表現在一般人習慣性思考和意識形態之上。

We  are  all  tattooed  in  our  cradles
with  the  beliefs  of  our  tribe.
( Oliver Wendell Holmes,
  The Poet at the Breakfast Table, 1872 )

這種看似自然的洗腦,也許來自統治者,也許來自長輩,
也許來自師長,也許來自書籍,也許來自偶像,
也許來自傳播媒介,也許來自政治制度,也許來自教育制度,
也許來自宗教[迷信/信念/信仰],也許來自社會風氣,
也許來自傳統和習俗,也許來自朋輩的影響。

理論上,人的思想應該是他最自由的地方,
然而由於一般社會的「教書層次較高」而「教育層次較低」,
由於大部份人懶得思考,或者只喜歡半桶水思考,
又有跟隨大隊的所謂「團隊精神」或「團隊壓力」,
恐懼與眾不同,被人嘲諷,「洗腦」的力量是強大的。
由於所謂文明的社會還未懂得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所以一般年青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之間,主動或被動地,
將自己的思想束縛、規範、封鎖起來,
不自覺地接受了許多不合道理或不合時宜的桎梏,
接受頗多從來沒有反思過就相信的價值觀,
包括偏見、成見、沒有道理的歧視、內在的矛盾、
潛意識裡的恐懼和疑慮……等等,
被社會文化 [傳統、習俗、意識形態]、政治、宗教、學校、
父母、長輩、老師,甚至朋輩洗了腦,畫地自困,

大幅度地降低了人類思想的自由度,
令我們用相對狹隘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

Every  society  has  notions  of
what  one  should  believe  and  how  one  should  behave

in  order  to  avoid  suspicion  and  unpopularity.
Some  of  these  societal  conventions  are  given
explicit  formulation  in  a  legal  code,  others  are
more  intuitively  held  in  a  vast  body  of  ethical  and
practical  judgements  described  as  ‘common  sense’,
which  dictates  what  we  should  wear,  which  financial
values  we  should  adopt,  whom  we  should  esteem,
which  etiquette  we  should  follow  and  what  domestic
life  we  should  lead.  To  start  questioning  these
conventions  would  seem  bizarre,  even  aggressive.
( Alain de Botton, 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p.9 )

當青少年被長輩、老師和傳媒「洗腦」之後,
再生活在一個符合「洗腦」那些價值觀的社會之中,
到了成年之後,思想就很難再改變,
大部份人從此就習慣了 thinking  inside  a  box
這就是為何在思想方面,「  ego」的自由度很低。
未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智慧不足的人最難改變的,就是思想!

Most  people  are  other  people.
Their  thoughts  are  someone  else’s  opinions,
their  lives  a  mimicry,  their  passions  a  quotation.
( Oscar Wilde )

別忘記,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之前,
大部份人相信太陽是圍繞著地球轉的,
在當代屬於常識common  sense 的範疇!
而「常識common  sense 在哲學裡,
從來都是一個必須謹慎思考,不能夠輕視的概念,
因為概念一有漏洞,思考就容易出錯,
所以學者建設概念時必須對自己有最嚴格的要求,
聖經稱為「晝夜思想」,
西方哲學家稱為「自我批判」,
中國傳統稱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A  man  should  look  for  what  is,
and  not  for  what  he  thinks  should  be.
( Albert Einstein )

一個文化中根深柢固的信念,
或者數目可觀的長輩的共同經驗,
我們通常稱為「常識common  sense
常識有非常高的實用價值,但往往有其應用範疇。
常識,不一定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常識,通常都會錯!
但常識通常在某個範疇內都會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如果世代相傳的常識沒有列出它的應用範疇,

或者沒有將常識寫成 [假說/猜想] 的形式,
就很容易出錯。

Common  sense  is  not  so  common.
( Voltaire )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和人體相對的小有關: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
地球是平的the Earth is flat 曾經是常識,
大部份人都深信不疑
如果我們不是乘搭飛機或輪船作環球旅行的話,
那麼「地球是平的」這個概念在日常活中,
就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和人體相對的大有關:
「世界上有堅硬、密不透風的物資」亦曾經是常識,
而且依然是非常實用的常識,
因為我們不會去到「次原子的層次subatomic  level
就好像「牛頓力學」在「低於光速很多」的情況之下,
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一樣。

The  fatal  tendency  of  mankind  to  leave  off
thinking  about  a  thing  when  it  is  no  longer
doubtful  is  the  cause  of  half  their  errors.
( John Stuart Mill )

「洗腦」到底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有很多變數,
視乎文明程度、文化、政治、宗教、社會、制度、教育、
傳播媒介的質素、團體、家庭、長輩、朋輩…..等等而定;
文明程度低的地方,
「洗腦」產生的概念世界會存在許多不合道理的地方,
產生許多不合時宜的桎梏。
還有不少半桶水思考的人認為,
不管是否置身於一個不合道理或不合時宜的文化,
入鄉隨俗並非被迫接受的行為,而是應該接受的真理。

當一般青年人被「洗腦」之後,
再生活在一個符合「洗腦」那些價值觀的社會之中,
在日積月累之下,很難再有甚麼改變,
於是這個被動地接受的「概念世界」,
就成為了他們真實的世界!
他們會把「一般人當時認為是對的概念」,
或者「某個團體認為是對的概念」視為真實。
一旦矛盾出現時怎麼辦?
一般半桶水思考能力的人處理思想上矛盾的方法,
就是把有衝突的概念,放置在大腦內不同的間格之中,
這些間格之間完全封閉,沒有任何的聯繫;
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和諧和秩序」。
一到了中年,智慧不足的人的思想就更加難以改變。
但人到中年,不少人會越來越古惑,
「虛偽」成為了他們的核心價值,
所以他們會生活在兩三個不同的概念世界之中。

參考:《我 ego》(一)  及《我 ego》(二)

The  evil  that  is  in  the  world
always  comes  of  ignorance,
and  good  intentions  may  do  as  much  harm
as  malevolence,  if  they  lack  understanding…
There  can  be  no  true  goodness,  nor  true  love,
without  the  utmost  clear-sightedness.
( Albert Camus )

2.  主動建構的概念世界

語言和其後由語言衍生出來的文字、詞彙和概念,
就是人類主動建構的概念世界。

Symbols  and  images  allow  man  to  create
worlds  that  never  existed  in  physical  reality.

只有人類才會擁有主動建構的概念世界。
當一位藝術家或作家意圖創作之前,
概念已經在他的腦海中存在,
但藝術家或作家的作品尚未在自然界中存在。
這種存在,是一種概念的存在!
創作前概念的「存在」當然不等於作品的「存在」,
而且概念和作品並非同一樣東西。

A  sight,  an  emotion,
creates  this  wave  in  the  mind,
long  before  it  makes  words  to  fit  it.
( Virginia Woolf )

By  believing  passionately  in  something
that  still  does  not  exist,  we  create  it.
The  nonexistent  is  whatever  we  have  not
sufficiently 
desired.
( Franz Kafka )

藝術既涉及創意,亦可能是觀摩之後的抄襲,
創意既可以是從無到有,亦可以是改善已經存在的藝術作品。

In  any  art  you’re  allowed  to  steal  anything
if  you  can  make  it  better.
( Ernest Hemingway )

不論正常還是精神有問題的人,
都可以主動地創造、屬於自己的概念世界。
這個世界當然只是對他存在,
和別人的概念世界未必相同。
至於個人創造的概念世界是否和現實世界相同,
有時重要,有時不重要。
Vincent Van Gogh  將屬於自己的概念世界表達在油畫之上,
成為了偉大的藝術家!
我們欣賞他的藝術,
但不表示我們喜歡生活在他的概念世界之中。

Starry Starry Nigh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kvLq0TYiwI

有一些人不相信有一個外在的現實世界,
認為這個世界只有自己和根據自己的經驗創造出來的概念世界,
所以真理是相對於每一個人的,
哲學上稱這些人做  solipsist唯我論者」。
著名的哲學家笛卡兒 Rene Descartes 應該是
唯我論solipsism  的始祖,
而影星莎莉麥蓮 Sirley MacLaine 及小說家 Jane Roberts
都是唯我論者」。

一個人如果生活在一個自己主動往內心尋找及建構的概念世界,
一旦他的思考存在嚴峻的漏洞,往往會導致自殺的傾向,
所以任何嚴肅思考的哲學家,對自己的思考都會極之謹慎,
而且一定會接觸科學的哲學。
科學既相信有一個外在的現實世界,
亦相信有一個客觀存在的概念世界,稱之為科學真理,
並且努力以赴地去發掘這個概念世界。

至於有「信仰」或者遵循「心靈」指導而生活的人,
當然也生活在一個自己主動往內心尋找及建構的概念世界。

What  is  wine?
It  is  the  grape  present  in  another  form;
its  essence  is  there,  though  the  fruit  which
produced  it  grew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and  perished  years  ago.
So  the  object  of  many  a  tender  thought
may  be  spiritually  present,  in  defiance  of  space ─
and  fond  recollections  cherished  in  defiance  of  time.
( Samuel Lover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