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志願」教批判思維》(三)

如果出《我的志願》這條作文題目的老師,
立志只有一些模糊或先入為主的概念,
就肯定對未能扣緊主題做出一個壞榜樣,
而且未免浪費了教導學生批判思維的機會。
道理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人尚未「立志」,那麼他何來志願?
如果要他作文作《我的志願》,豈非逼他弄虛作假?
所以在要求學生做這一條作文題目之前,
老師應該先和學生們討論「立志」!

[立志有甚麼好處?]

「立志」之所以重要,
就是因為「立志」好像一個指南針,
能夠給予我們人生一個「方向」。

「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
    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教條示龍場諸生》 (王守仁)

人一旦立了志,人生有了「方向」,
就會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這個方向,
就會產生和志向有關的「思考」,
隨而產生積極的「行動」。
有了「方向」和「行動」,就會產生「奮鬥」,
培養出「毅力」。
如果有足夠的智力,配合天時、地利、人和,
再加上個人的運氣,
就有可能「成功」,達到自己的「目標」。
可以說,「立志」的好處實在很多、很豐富!

至於「立志」的方向是好、是好壞參半,還是壞,
有沒有意義,則是另一課題。

[為甚麼人需要立志?]

為甚麼人需要立志?
是否每個人都需要立志?
教育界會否歧視不肯立志的人?
學生應否假裝胸懷大志,討老師的歡心?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指出: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於是華夏文化就有了「有志者事竟成」的說法。
由於華夏文化尊師重道,又不太喜歡批判思維,
於是我們不再追究
「志究竟是甚麼?有多少不同的種類?」
否則老師劈頭一句就夠你受:
你個中學黃毛小子係乜水,竟然夠膽批評王守仁!
今晚返屋企抄寫《教條示龍場諸生》二十次,
明天交來!
六十年代某些老師的權威,就是這樣子建立的。

華夏文化對「志」的要求,一向頗高,
但又不肯清清楚楚地說明:
1.「立志」其實要從整個人生去判斷,
2.「立志」其實是偉人、智者、
或者那些決心行走在心靈道路上的人所做的事。
華夏文化對立大志的人會這樣去鼓勵: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如果只有遵循儒家的教導才算是「立志」,
如果只有做聖賢才算是「立志」,
那麼「立志」和一般平民有甚麼關係?

遼寧省撫順市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
滿臉稚氣、表情豐富的演講神童楊心龍,
在演講中說出這樣的一句說話:
「我的爸爸很偉大,
他從我小時開始就有很多遠大的抱負,
但是至今沒有一個實現過。」

單憑這一個事實,就足以給予所有
盲目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的人一個沉重的打擊。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