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歷程。造命》

《命運和命理學》(一)  一文中,
筆者提出了生命歷程journey through life 這個概念,

地運  +  人運  +  命運  + [努力] + [抉擇]  =   生命歷程

列出構成生命歷程的五大要素。

  生命歷程顯示出命運只不過決定了人生中的一部份,
  生命歷程是命運和人一起創造的產品。
  生命歷程又顯示出如果我們想「造命」,
有甚麼地方可以讓我們改動。

「造命」是為下世改命,為今世改運!

今世的命不能改,運卻可以改,但改運要靠自力,
所以根本沒有花錢可以改命、改運這回事。
即使最難改變的「命運」,
其中的「運」亦可以靠改變思想和性格來改變。
我們只能夠說,改運困難,十分困難,難是肯定的了。
「我係我」究竟是在說甚麼?
當一個社會對於這個概念還是在曖昧階段的時候,
一般人想改變自己的思想和性格,簡直難比登天!

英國思想家 Christopher Hitchens 曾經這樣說:

Even  if  it  were  possible  to  cast  my  horoscope  in
this  one  life,  and  to  make  an  accurate  prediction
about  my  future,  it  would  not  be  possible  to  ‘show’
it  to  me  because  as  soon  as  I  saw  it  my  future
would  change  by  definition.  This  is  why  Werner
Heisenberg’s  adaptation  of  the  Hays  Office──the
so-called  principle  of  uncertainty  whereby  the  act
of  measuring  something  has  the  effect  of  altering
the  measurement──is  of  such  importance.
In  my  case  the  difference  is  often  made  by  publicity.
For  example,  and  to  boast  of  one  of  my  few  virtues,
I  used  to  derive  pleasure  from  giving  my  time  to
bright  young  people  who  showed  promise  as  writers
and  who  asked  for  my  help.  Then  some  profile  of  me
quoted  someone  who  disclosed  that  I  liked  to  do  this.
Then  it  became  something  widely  said  of  me,
whereupon  it  became  almost  impossible  for  me  to
go  on  doing  it,  because  I  started  to  receive  far  more
requests  than  I  could  respond  to,  let  alone  satisfy.
Perception  modifies  reality:  when  I  abandoned  the
smoking  habit  of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I  was
given  a  supposedly  helpful  pill  called  Wellbutrin.
But  as  soon  as  I  discovered  that  this  was  the  brand
name  for  an  antidepressant,  I  tossed  the  bottle  away.
There  may  be  successful  methods  for  overcoming  the  
blues  but  for  me  they  cannot  include  a  capsule  that
says:  ‘Fool  yourself  into  happiness,  while  pretending 
not  to  do  so.’  I  should  actually  want  my  mind  to  be
strong  enough  to  circumvent  such  a  trick.
( Christopher Hitchens )

至於個人所置身的「地運」,大者可以用移民來改變。
表面上移民是唯一可以花錢改運的地方,
但別忘記,並非所有命都利於移民,
而且移民往甚麼地方,也是一個考慮的因素,
所以錢未必能有用武之地,移民也許是貼錢買惡運。

個人所置身的「地運」,
小者可以用搬家或選擇工作環境來改變。
由於我們未必有能力改變工作環境,
似乎搬家才是一般人真正可以花錢改運的地方,
但搬家亦必須懂得搬去甚麼地方,
這就要靠命盤方位或風水的指引了。

As  with  any  journey,  who  you  travel  with
is  actually  a  part  of  your  destination.

個人的「人運」則可以靠選擇長輩及朋友來改變,
但由於「人以類聚」,持久的人際關係必須氣味相投,
所以一個人如果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性格,
就未必能夠有能力選擇長輩及朋友,
因為你揀人,人揀你,十分公道。

如果命宮強而有力,又生於亂世,
更有能力掌握著時代的人心、思想、意識形態,
那麼在一小撮人合作之下,
就有能力改變大時代,影響千萬眾生的命運。
換言之,所謂「英雄造時勢,抑或時勢造英雄」,
其實是「英雄和時勢息息相關,不可分割,互相影響,互為因果」。
至於是留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是英雄自己的抉擇。
不少歷史上的英雄都是好事和壞事一起做,
所以才產生「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這種難以量化的討論。

至於 [抉擇] 在生命歷程中的重要性,
完全繫於當事人的智慧及運氣。
討厭或懶得培育智慧的人,在抉擇時就只能憑運氣!
Choices  are  the  hinges  of  destiny.
( Edwin Markham )

即使是同卵孿生子,出生資料相同,父母相同,
時代環境相同,家庭環境相同,甚至連天地人盤也相同,
但如果他們的抉擇不一樣,
他們的生命歷程不但不會完全相同,而且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
值得研究的反而是何以在不同的環境之下,
有時孿生子會作出相同的抉擇。

電影《砂丘之女》《 The  Groundhog  Day 》
都涉及命運和抉擇這一個課題。

[抉擇] 可以改變「運」。
由於修行改變自己的性格,都是重大的抉擇,
所以這兩種 [抉擇] 改變「運」的能力更加強。

那麼 [努力] 在生命歷程中功效如何?
只有在作出正確的抉擇之後,[努力] 才顯得重要。
正如前述,許多努力的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於是努力地默默耕耘,但是忘記了耕耘有層次之分。
忘記了努力必須用得甚所。
所以不要只是提醒自己要努力,
要常常問自己「在作甚麼層次的努力」。
高層次的努力才有高層次的收穫;
如果不想浪費努力,除了要懂得如何抉擇之外,
還要懂得衡量抽象和實質的得失,
培養自己分析失敗的能力,
培養自己「看樹木時不忘森林」的能力。

換言之,[抉擇] 和 [努力] 再加上 [努力] 這個造命方法,
顯示出智慧在造命中的重要性!

誇張 [努力] 的人一般都會強調實戰和經驗,
其實人生一切的所謂實戰和經驗,都有「腦」參與其中,
智慧決定了實戰和經驗的收益有多少。
No  one  learns  what  he  is  in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The  eye  sees  only  what  the  mind
is  prepared  to  comprehend.
( Henri Bergson )

如果覺得抉擇困難,只想單憑努力,
那麼可以從個人的興趣和天份方面著手努力,
只要累積多世的功力,就可以成為該方面的天才。

當我們研究名人傳記  biography  和年譜時,
不要忘記這是他生命歷程的紀錄,
命理學只是研究那可以預測的那部份,
亦是學習他的抉擇如何改變他那一生的運。

由於西方星相學不及中國命理學的精密,
所以心理學大師  Carl G. Jung  的看法未免狹隘了一些:

We  are  born  at  a  given  moment  in  a  given  place
and  like  vintage  years  of  wine  we  have
the  qualities  of  the year  and  of  the  season
in  which  we  are  born.
Astrology  does  not  lay  claim  to  anything  else.
( Carl G. Jung )

[ 一個比喻 ]

每個人都有一本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書。
生命歷程就好像一本只是部分印刷好了,
但是有待完成的書,書的封面印上了你的名字。
命運就是那印刷好了的部分。
例如第一頁印上你的父母是誰、你的出生資料、
你的出生時代、你的出生地點、比你早出生的兄弟姊妹等等。
年齡愈來愈大的時候,每頁紙上空白的地方就愈來愈多。
空白的地方,留待你自己去寫上。
也許在第三十頁印上「三十歲,命中該有一劫。」
但你現在只有二十四歲。
在這六年之間,你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你會怎麼樣去準備和應付這一劫?
你打算開開心心地面對,還是憂心忡忡地等待?
這是你自己的抉擇。

有一些篤信命運的人喜歡「按本子辦事」,
但又不明白本子是甚麼。
例如,關於印刷好了的部分:
如果三十歲的命中一劫是交通意外,
而三十歲那年你在現場見證到多宗的交通意外,
而自己有幸並沒有成為當事人,
你會認為命中一劫已經發生了嗎?
你會認為這本書可靠嗎?
紫微斗數星盤中有跡象發生的事情,
除非特別凶險,
否則可能會用你意想不到的情況去實現。

如果第六十頁印上「六十歲,心臟病發。」
而你剛巧在年初通了波仔 Angioplasty
你會認為命中一劫已經發生了嗎?
你又會認為這本書可靠嗎?

又例如,關於空白的地方,
篤信命運的人發現本子中很多的空白頁,
是自己可以填上去的時候,可能已經是五六十歲,
平白喪失了許多造命的機會。

《仇人與恩人》 (劉墉)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Sw42nWZZmygwkeDkiGbxgeMMDo_osOMe1MIneY1w5uU/edit#slide=id.i0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