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宗教》(三)

[宗教精神和科學精神]

即使宗教和科學曾經有過嚴重的衝突,
但宗教精神和科學精神並沒有抵觸,
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共同的起步點,
甚至可以說是共同的源頭:
就是truth honesty
科學精神用「真」和「誠」去研究自然界的現象,
而自然界亦用「真」和「誠」來回應;
宗教精神用「真」和「誠」去研究靈界的現象,
包括人類和靈界接觸所必須具備的心靈。

If  devotion  to  truth  is  the  hallmark
of  morality,  then  there  is  no  greater,
nobler,  more  heroic  form  of  devotion
than  the  act  of  a  man  who  assum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inking.

( Ayn Rand )

中學時代唱過一首歌,叫做青年向上歌」,
第一句就點出了「宗教精神」的基礎:
我要真誠,莫負人家信任深」。
其實宗教精神方面的「真」和「誠」是普遍性的,
既對自己要有真和誠,對別人要有真和誠,
更加要對靈界有真和誠。
對自己的真和誠,
就是希臘哲學家的認識自己know  thyself  的功夫;
對別人的真和誠,
就是人際關係之中和同樣真和誠的人埋堆的功夫;
對靈界的真和誠,就是擇善固執,
接觸至善至正的靈界,拒絕邪魔外道的功夫。
口頭上,不少宗教都說自己重視「真」和「誠」,
但事實上並非所有宗教都重視「真」和「誠」,
因為不少宗教「擁抱虛偽,拒絕批判」,

所以並非所有宗教都能夠成為一種「信仰」。

28《我看宗教》(三)

所謂「真」至少要尊敬真理,
當然最好能夠做到「愛」真理,
一個愛真理的人一定會盡力將自己認識的真理,
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清晰而不曖昧地去表達出來,
因為分享真理,絕對不是高高在上,
而是希望能夠用最顯淺和沒有誤導的語言,
令最多的人能夠明白。
所謂「誠」就是不欺騙自己,亦不欺騙別人。

No  man  was  ever  so  much  deceived
by  another  as  by  himself.
( Lord Greville )

有了「真」和「誠」才可以產生信仰faith
有了「信仰」,信心才會有堅固的基礎,
一旦「真」和「誠」其中一樣有所欠缺,
好也只能夠產生信念belief壞一點就成為迷信。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重視「真」和「誠」,很簡單:
不喜歡思考,口裡承認自己不喜歡思考,
或者對自己不認識的課題不會強辯的人,
都有可能是一個重視「真」和「誠」的人,
但那些討厭批判,叫你完全不用懷疑的人,
就肯定不是「真」和「誠」的人。

Clearly  the  person  who  accepts  the  Church
as  an  infallible  guide  will  believe
whatever  the  Church  teaches.
( Thomas Aquinas )

所謂信念belief  迷信superstition
就是反理性、拒絕批判,而且
pretending  to  know  things  that  you  do  not  know,
and  believing  without  strong  enough  evidence.
視乎拒絕批判的程度而判斷到底是「信念」還是「迷信」。
拒絕批判,根本就是違反宗教精神!
所謂信仰faith  就是擁抱理性、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抗拒教條主義的思維。

There  are  those  who  scoff  at  the  school  boy,
calling  him  frivolous  and  shallow.
Yet  it  was  the  schoolboy  who  said,
“Faith  is  believing  what  you  know  ain’t  so.”
( Mark Twain, Following the Equator, 1897 )

「信仰」這個詞彙常常被宗教人士所濫用,
堅持哲學和科學的真理接受不斷的批判,是它們自己的喜好,
宗教的真理則絕對不容批判。
對部份宗教人士來說,
所謂「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其實只是限於宗教的真理。
難道宗教的真理竟然會是另一種真理嗎?
難道神竟然創造了兩種不同的真理嗎?
難道這個世界上竟然會有互相之間不能共容的真理嗎?
難道害怕批判的真理會是真理嗎?
所以有哲學家不喜歡「信仰」這個詞彙。

A  man  has  free  choice  to  the  extent
that  he  is  rational.
( Thomas Aquinas )

不少人身上存在隱蔽和看似極度輕微的罪惡,
這些罪惡包括虛偽、反理性和拒絕批判。
這些罪惡最難發現,原因是這些人都是「好人」,
看起來都是道貌岸然,有些更加是和藹可親。
直至我們挑戰他們的理性,
他們的真面目、思考和行為上的罪惡才會現形。
由於他們是和藹可親的人,
所以他們的擋箭牌就是裝作耳聾,忽視論據,拒絕辯論,
繼續宣傳他們的「信念」。

Peter Boghossian
Faith: Pretending to know things you don’t kno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4WUFXvCFQ

Phil Smith
Christian Apologist Bravely Confronts
Peter Boghossian’s Students
part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LGCLqX7NHY
part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TFr_XU_F4

只有愛智慧的人才明白,批評一個人和批判他的思想,
完全是兩回事!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criticizing  a  person  and  criticizing  an  idea.
All  ideas  should  be  on  the  table.
( Peter Boghossian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真」和「誠」就是宗教精神的利器,
而「愛和智慧」更是宗教精神裡最強的利器。
我們絕對沒法想像一位不擁有宗教精神而又正義的靈界!
宗教精神不足的人,往往只有口頭上的「真」和「誠」,
只能夠有軟弱的心靈,用軟弱的心靈和靈界接觸。
所以宗教精神不足的人,
最好也是只能夠有「信念」,不可能有「信仰」。
宗教精神不足的人如果充滿宗教熱誠,可以去做義工,
最好不要自告奮勇去傳道,
因為多言多語難免有錯,閉上唇舌才是上策!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