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智慧的世界》(四)

[虔誠、虛偽]

沒有「真」和「誠」,「虛偽」必然乘虛而入,
於是「愛」和「智慧」就成為了笑話。

It  is  one  thing  to  praise  Love  and  Wisdom,
and  another  to  devote  yourself  to  them.

不少自稱修行的人不重視「真」和「誠」,
所以他們口裡的「愛」,絕對可以成為口號。
自從大學四年脫胎換骨以來,
筆者最喜歡接觸自稱「虔誠」的教徒,
因為想知道他們心目中的「虔誠」究竟是甚麼意思,
想知道「住在愛裡面的人」他們的愛究竟是甚麼。
住在愛裡面的人,可以容許自己多少的虛偽?
住在愛裡面的人,會否容許自己「騙」人信主?
簡而言之,
筆者想知道「虔誠」的教徒是否會堅持宗教精神!

當你見識過不少自稱虔誠的教徒,
只是想從宗教裡尋找可以寄託的一份憑藉和依傍,
一旦說服自己已經得救之後,就拒絕在思考上辛勞,
拒絕在大腦裡動刀兵,
並且以「人的智慧怎可能明白神」這個藉口,
來拒絕深入認識「智慧」,
你就會明白他們口裡的「智慧」只不過是一個口號,
而事實上他們恐怕「智慧」,
嫌「智慧」的光太亮了,令他們張不開眼睛。
他們的確忘記了聖經裡這兩句金句,
所以只願意讓神進駐他們心裡一半的空間: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翰福音 1:5》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
    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
    主就必賜給他。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
    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
    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
    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
《雅各書 1:5-8》

當你見識過「忽然有愛、忽然無愛」的虔誠教徒,
你就會明白:
其實「愛」這種宗教精神並不容易領悟。
筆者就曾經遇過一位最初口中說很愛我,
中途更說要每天替我祈禱的人士,
最後突然間彈出一句:
你們這種褻瀆神靈的人,冇得救,都係要落地獄!

He  that  will  not  reason  is  a  bigot;
he  that  cannot  reason  is  a  fool;
and  he  that  dares  not  reason  is  a  slave.
( William Drummond )

I  believe  that  it  is  better  to  tell  the  truth  than  a  lie.
I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be  free  than  to  be  a  slave.
And  I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know  than  to  be  ignorant.
( H. L. Mencken )

[心、謙卑]

如果我們並非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
我們自然會覺得宗教精神裡的「愛」極為神秘,
因為我們不知道人類的「愛」從何而來?
其他生物的愛又從何而來?是否從神而來?
人與人之間的愛和其他生物之間的愛有何不同?
為何人與人之間,愛的能力有這樣大的差異?
愛的能力是否可以遺傳?

A  knowledge  of  the  existence  of  something
we  cannot  penetrat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profoundest  reason
and  the  most  radiant  beauty ─
it  is  this  knowledge  and  this  emotion
that  constitute  the  truly  religious  attitude;
in  this  sense,  and  in  this  alone,
I  am  a  deeply  religious  man.
( Albert Einstein )

Being  religious  means  asking  passionately
the  question  of  the  meaning  of  our  existence
and  being  willing  to  receive  answers,
even  if  the  answers  hurt.
( Paul Tillich )

同樣令人覺得神秘的是人類的「虛偽」。
生物界固然有扮野mimicry
但和人類的「虛偽」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虛偽」從何而來?是否也是從神而來?

如果一位從未接觸過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人士,
竟然表現出宗教精神裡「愛」的行為,
我們是否可以說神的本質就在他的心中,
他其實就是住在愛的裏面?
我們是否可以說道成了肉身,住在這個人的心裡?

Cruel  men  believe  in  a  cruel  God  and
use  their  belief  to  excuse  their  cruelty.
Only  kindly  men  believe  in  a  kindly  God,
and  they  would  be  kindly  in  any  case.
( Bertrand  Russell )

「我們要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

宗教精神一去到喜歡權力的人的手裡,
就必然鄙視智慧,打擊批判思維。
所以被天主教迫害的伽利略就曾經這樣說:

I  do  not  feel  obliged  to  believe  that
the  same  God  who  has  endowed  us  with
sense,  reason,  and  intellect
has  intended  us  to  forgo  their  use.
( Galileo Galilei )

當年的天主教忘記了一個重要的概念,
就是甚麼叫做謙卑。
如果說我們要對神謙卑,而神就是愛,神就是智慧,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愛和智慧謙卑?

任何宗教,入教的門檻可以很低,
因為門檻低才可以對上智和下愚之間的眾生公平。
然而入了教之後,艱苦的磨鍊和試驗才真正開始,
因為追求宗教裡的宗教精神,畢竟是一條心靈的道路,

心靈的道路需要畢生的奉獻,需要擁抱孤獨,
需要鍥而不捨的修行,需要努力追求智慧,
需要選擇導師和同道中人,需要學習去蕪存菁,
需要「愛、智慧和勇氣」三者合而為一,
就是儒家所說的「知、仁、勇」和天人合一的概念,

甚至需要佛教中所說的累世修行,
因為每一生人能夠累積的智慧有限。

%e9%80%9a%e5%be%80%e5%a4%a9%e5%a0%82%e7%9a%84%e9%90%b5%e7%b4%a2%e6%a9%8b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