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這個概念》(二)

[糊塗鴿子舞曲]

人身上隱蔽和看似極度輕微的罪惡,最難發現,
這些罪惡包括虛偽、反理性和拒絕批判,
其中有名氣的偽教徒,不論是甚麼宗教,
與及偽君子和偽淑女的虛偽,最難發現。

難發現的原因是宗教精神不足的人,
表面上絕對可以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大好人,
甚至是一個看起來道貌岸然的君子,高貴大方的淑女。
直至我們挑戰他們的理性,他們的醜態才會現形,
直至避無可避的關鍵時刻,他們的真面目才會暴露。
於是我們立即覺得震驚:
為何道貌岸然的君子竟然會不重視真和誠?

We  are  so  accustomed  to  disguise
ourselves  to  others  that  in  the  end
we  become  disguised  to  ourselves.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由於他們是和藹可親的人,但是思考力不足,
以為信了宗教,毋須再努力,智慧就唾手可得,
以為信了宗教就可以對「宗教精神」敷衍了事,
以為信了宗教就找到了「道路、真理、生命」,
以為信了宗教就一定通過窄門,將來直上天堂,
所以他們的擋箭牌往往是裝作耳聾,拒絕辯論,忽視論據,
討厭批判,從不實踐,懶得修行,只喜歡扮演君子和淑女,
更加喜歡運用曖昧的詞彙來說理,
到處去繼續宣傳他們的「信念belief
於是不自覺地欺騙了自己,亦好心地去欺騙別人。

The  truth  may  be  out  there,
but  lies  are  inside  your  head.
( Terry Pratchett )

Above  all,  don’t  lie  to  yourself.
The  man  who  lies  to  himself  and  listens
to  his  own  lie  comes  to  a  point  that  he  
cannot  distinguish  the  truth  within  him,
or  around  him,  and  so  loses  all  respect
for  himself  and  for  others.
And  having  no  respect  he  ceases  to  love.
( Fyodor Dostoevsky )

參考:《門檻這個概念》(下)

另一些大好人則是半放棄,甚至完全放棄思考,
所以除了自欺欺人之外,
往往亦會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姑息養奸,甚至助紂為虐。

Men  will  cease  to  commit  atrocities
only  when  they  cease  to  believe  absurdities.
( Voltaire )

且聽一下「討厭批判、和藹可親的大好人」的論點:
我是一個固執、不容易改變的人,
因為我擇善固執,正氣凜然。
所以我的思想就代表了我。
你批判我的思想就是批判我。
你批判我就是批評我。
你批評我就是傷害我,
你傷害我就是對我不仁慈,
所以你不是一個仁慈的人。
一個不仁慈的人不會有喜樂,不會帶來和平。
你這個不仁慈,不和平的人不是僅僅和我作對,
而是和整個宗教作對。

If  you  want  to  make  someone  hate  you,
explain  to  them,  logically  and  politely,
why  they  are  wrong.
( J. Baylock )

To  all  authentic  persons:
If  you  treat  people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
and  talk  to  them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alked  to,
hatred  is  earned  at  no  time  because  a  person
who  speaks  his  mind  is  considered  unkind.
( Jason Ling )

不少人認為大好人的論點其實是反映人性的真理:
由於大部份上了年紀的人都不喜歡繼續思考,
所以一個人和他的思想絕對是同一回事。
換言之,不尊重一個人的思想,就是不尊重這個人,
批判這個人的思想就等於批判這個人,
所以「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絕對是廢話。
所以我們並不鼓勵年青人「將他現時的思想和自我分開」,
然後「將自我和一個會不斷進步的人掛鉤」。
我們口裡的所謂「終身學習」,只不過是學習知識,
尤其是和自己工作有關的知識。
我們並不鼓勵心靈方面的學習和修行,
我們討厭《大學》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個概念。

參考:《批判》

[重道尊師]

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假設,
接受一個人就必須同時接受他的思想!
我們又常常不自覺地假設,
因為這個人是一個好人,因為有很多人都喜歡他,
因為他是令人尊敬的前輩,因為他有博士學位,
所以他在各方面的思想應該都不會有嚴重的錯誤,
即使他的思想有錯誤,我們也不應該斤斤計較。
中國人從來都不明白:
接受一個人並不表示我們要接受他的思想。
中國人從來都不明白:
一個有博士學位的「好人」,
未必能夠去到將追求真理置諸個人面子之上的程度!
為甚麼有一些人竟然會認為批判一個人的思想,
等於攻擊這個人?
為甚麼只要一個人是好人,他的思想就可以免於批判?
如果這個好人有重大的影響力,而他的思想又有嚴重的錯誤,
會令到他的追隨者和崇拜者「好心做壞事」,
那麼他的思想又是否可以免於批判?

A  lie  can  travel  half  way  around  the  world
while  the  truth  is  putting  on  its  shoes.
( Mark Twain )

為甚麼我們不可以將對一個人的尊敬和他的思想分開來看?
為甚麼我們尊敬一個人,就可以包容他的思想?
為甚麼我們會珍惜人,卻不願意珍惜、擁抱批判思維?
為甚麼不可以「依道不依人」、「依法不依人」?
思格不足的人,一旦去到需要智慧判斷的關鍵時刻,
他的人格可以如何維持高尚?
犯了大錯之後,難道我們會捨得讓他一死以贖罪嗎?
難道我們忘記了「智、仁、勇
才是我們心靈的  sacred  place  嗎?

Socrates,  my  master,  is  my  friend
but  a  greater  friend  is  truth.
(Plato)

再說得簡單一點,雖然我向你介紹了「能量守恆定律」,
但為甚麼你會認為接受「能量守恆定律」就代表接受了我?
相反來說,為甚麼你不接受我,
就不能夠接受「能量守恆定律」?

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
西方智慧早就明白「重道」比「尊師」重要,
所以傾向於先「重道」後「尊師」,次序絕對不能倒轉!
因為如果不「重道」,我們的社會會有怎樣的師?
如果一位師不「重道」,他還可以稱為師嗎?
中國人的傳統剛好將次序倒置,是先「尊師」後「重道」,
以為「不重道的師夠嚴,就可以道尊」,
所以我們才會說「尊師重道」,
必要時更可以因為要「尊師」而完全扭曲「道」:
「你不需要尊重真理,你只要尊重我就可以了。」

There  is  a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accepting  truth  as  authority  and
accepting  authority  as  truth.

如果老師告訴學生一些「真假混合的道理」,例如:
你們不需要學習如何思考,你們只需要學習半桶水的思考,
配合努力以赴、刻苦耐勞、勤勉背誦的精神,
考好你們的試,上到大學就可以了。
因為你們將來在大學裡遇上的學習痛苦,
和我們中學的課程及老師教學方式完全沒有關係!
我們當然要批判這種思想!

筆者認為「將人和他的思想分開判斷」這一點,
其實是關乎華夏精神文明盛衰的重大關鍵之一。
為何華夏精神文明不懂得可以「容其人而不容其理」?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criticizing  a  person  and  criticizing  an  idea.
All  ideas  should  be  on  the  table.
( Peter Boghossian )

Honest  disagreement  is  often  a  good  sign  of  progress.
( Mohandas Gandhi )

放棄思考的人永遠不會明白,
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嚴以待己,寬以待人」,
只是指不成熟的人的行為及需要匡智者的思想,
絕對不包括讀完大學及掌權者的思想!
鼓吹大愛的愚蠢人往往擁抱沒有條件的寬恕,
告訴我們要包容希特勒和毛澤東,
這些愚蠢人根本沒有資格代替所有受害者寬恕他人!
苛政猛於虎,孔子早就瞭如指掌,
極權制度殺人,二次大戰之後清晰顯現。
貧富懸殊,自古而然,
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濫用狂印鈔票的強盜行為,
不但利用通貨膨脹害人不見血,
而且加劇貧富懸殊的程度,
默默地製造的新一代的奴隸──蜜蜂人和螞蟻人,
就需要教育新一代的群眾慢慢去覺醒。

參考:《為何我們應該擁護毛澤東和希特勒》

有思考習慣的人當然會懂得抵抗洗腦,
又明白在惡劣政治環境之下必須明哲保身。

It  is  dangerous  to  be  right
when  the  government  is  wrong.
( Voltaire )

[對,錯和嘗試]

生命教育的課程當然需要包括如何面對和處理失敗。
粗心的座右銘發明家會告訴你:
除了自殺,凡事都要試,不試,絕無成功可能,
試了,成功和失敗,一半一半機會。
但是沒人擁有無限資源,而且「嘗試 ≠ 盲試
如果甚麼都試會造成很大時間和金錢兩方面的浪費,
有時甚至要用生命來做代價。
嘗試當然有代價,由於資源有限,不能要試就試,
所以我們不但要學習判斷甚麼值得一試,
還要計算自己可以多少資源可以用來嘗試。
選擇讓「  ego」主持人生大局的人,會有兩個常用的藉口,
用來掩飾個人的缺點及複雜的炫耀心理:
1.「我係我,鍾意做就去做。」
所以追捧名牌、打通宵麻將或者媾仔等等,都可以用這個藉口。
2.「又唔係買唔起」來做一擲千金的充份理由。
3.「又唔係涉及道德問題,點解唔試一試?」

更複雜的情況往往出現在執行方面,因為執行的成敗,
往往牽涉到執行的時間,執行的空間,執行的人,執行的手法,
而且還牽涉到勤奮、運氣、人際關係、智力和業力等等因素,
所以結果往往是個人意料之外。
治大國若烹小鮮,所以除了勤奮和運氣之外,邏輯,批判思維,
智慧等等,和事情的成敗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有人說投身科學研究的人最好是一名樂天派,
因為大部份時間科學實驗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
郁達夫曾經自嘲:
「人到中年兩不堪,生不容易死不甘。」
邱吉爾比較勵志,他說:
「成功就是由一個失敗走到另一個失敗仍然興致不減,激情不滅。」

Comments are closed.